作者:蔣興儀

小寶寶的需要,最初是生理的。每當肚子餓了,他便哇哇大哭,此時,母親會把乳頭或奶瓶塞進他的嘴巴裡,給他奶喝,不讓他飢餓。熱熱的牛奶進了寶寶的肚子裡,滿足了小寶寶的生理需要。

然而,在生理飽足感到來的同時,心理的副產品也隨之衍生出來:胸部的柔軟與溫暖、吸吮的刺激與快感、撫摸的陶醉與享受…等等。對小寶寶而言,牛奶變成了愛,生理的需要已然轉變為心理的。

愛本來是牛奶的副產品,但是後來居上,佔據了最重要的地位。主客易位是因為,牛奶容易被滿足,愛卻不容易被滿足,甚至可以說,絕對不會被滿足。如果沒有辦法了解愛的這個特徵,就會一直用各種方式去追求滿足。

為何愛絕對不會被滿足?因為母親對小寶寶的愛,不是只有親密和安撫,也必然包含著分離。

我請學生解釋「小寶寶必然與母親分離」這個命題,得到答案,出乎意料之外的豐富。

從傳統心理學的解釋來看,學生說:斷奶的過程,對小寶寶來說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等於是與媽媽的分離。

從現實面來看,學生說:因為媽媽要上班、要買菜、要做家事,總是有太多的事務,而經常不在小寶寶身邊,小寶寶一直都在找媽媽。

從認知層面來看,學生說:由於物體恆存的概念尚未發展出來,小寶寶以為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了,所以他看不見媽媽,就以為媽媽已經不存在了。

從感官發展來看:小寶寶不僅是大近視,也還不會轉動頭部,只能看到正前方的天花板,超出這個視覺範圍他就看不到。所以,就算媽媽跟他待在同一個房間,他也以為媽媽是離開的。

從時間感來看:小寶寶沒有時間感,媽媽只要離開一下下,即使只是去廚房泡牛奶,對小寶寶而言,就等於是永久分離。

有個答案更乾脆:就算媽媽都沒事,小寶寶也不可能24小時都黏在媽媽的乳房上啊!

「小寶寶必然與母親分離」,因此,母親最初給我們上的一課是:【愛必然包含著分離】。只有安撫而沒有分離的愛,會變成溺愛、占有之愛、勒索之愛…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