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興儀

「不滿足的滿足」經常出現在所謂的「XX狂」身上,例如,追求狂、購物狂、美食狂等等,以下舉例說明。

有個男人花了很多心思去女人,只要是他看上眼的,他就會費盡心思去追求她、討好她。不論她怎樣地拒絕他、鄙視他,他都不放棄,繼續耐心以對,用盡奇招,花個一年半載也不在乎。但是,一旦追到手之後,這個女人成為他的女朋友,兩人正式交往,不到幾個月的時間,他就會藉故跟她分手。因此,他追女人的時間,永遠比他交女朋友的時間還要長的多。

有個美食主義者,他遍尋美食,只要哪裡有美食訊息,他就會千里迢迢趕去,跟著大批人群排隊。並且,還會反覆排個幾次,吃個幾遍,充分展現他的愛好和品味。有一次,他一如往昔來到一家美食餐館,他之前已經來過,每次都大排長龍,非得等上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但今天不知為何,居然沒有看到常常的人龍,他幾乎是不用等,立即就可以享受到美食了。可是,他看到這樣的光景,不但沒有高興,反而覺得食慾大減,沒了胃口,就轉頭離開了。

有個崇尚名牌的小女生,看到新款的名牌包包,就非常想要擁有。因為她還在讀書,沒有錢,所以只好拼命打工賺錢,兼了兩份差,白天還要上課,生活超緊湊。但是,每當她花幾個月的工資,買下她所嚮往的名牌包包時,她並沒有愛不釋手,整天帶出門炫耀,僅僅只是把玩了兩下,很快就收到衣櫃中,再也沒有拿出來過了。然後,繼續搜尋下一個包包。

這些例子,就是要說明「不滿足的滿足」。故事的主角們都設定了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努力要獲得它,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目標卻改變了,不再是原先所設定的對象(女人、食物、包包),而變成是那個追求的過程。追求的過程中,讀不到卻又很想得到的那種心癢難耐,才是他們的目標,真正的快感源自於「不滿足」或「得不到」。

這種「不滿足的滿足」帶有著強烈的痛苦。例如,男人忍受著追女人被拒的困窘,美食者忍受著烈日下排隊的苦苦等候,小女生忍受著打工兼差的辛苦。正是這種對於痛苦的忍受,帶來了最大的快感。

一旦原先預設的對象到手之後,此一痛苦的過程便結束了,快感也隨之消失。於是,他們很快就會再尋找下一個對象,再重覆一遍這個模式。如此下去,形成一個無止盡的反覆循環,形成他們習慣的生活模式。用心理分析的術語來說,這就叫做「重複強制性」repetition compulsion。

表面看起來,那個最先預設的對象(女人、食物、包包)好像不重要,因為到手之後就會立即被拋棄。其實不盡然,此一對象(女人、食物、包包)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作為一個無法獲得的對象。亦即,他需要它,但卻是以「不想要真正得到它」的方式來需要它,他需要與它保持一個追求的距離,就像追著懸吊的紅蘿蔔的驢子一樣。

用拉岡的術語來說,這個奇怪又特殊的對象就叫做objet pitit a。它之所以具有如此的性質,正因為它是由在我之中的lack所構成,我把此一lack放到外部去,就變成了objet pitit 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