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般的邏輯恰好相反,不是「因為先有老虎才要丟玉米」,而是「丟玉米是為了留住老虎」。對我們而言,老虎變成一種引誘、一種矛盾:既說不出那什麼,又一直想要保存它;既難以找到又讓人難以抗拒。我們對於恐懼所抱持的心態是:我們以逃離的方式在追求某種東西。因此,我們害怕恐懼嗎?不,我們害怕失去恐懼。我們製造出恐懼是為了可以利用它來保護自己,莎士比亞說:「最好的安全就在恐懼之中」。

傳統對於恐懼的處理方式是,幫助案主找到他們恐懼的「外在」原因,以及消除此一原因的解決之道。但是心理分析採取的是另一種方法,為案主進行分析和解釋,告訴他,他如何製造出恐懼,並且利用恐懼來獲得安慰,恐懼是他的工具。他利用此一工具,是防堵某個更令他不安的東西。

老虎是我們所創造出來或建構出來的幻象。它是純粹的憑空捏造嗎?還是由別的東西轉化而來?我們在某些時刻,心理之中會有某些不安,某些驚慌,那或許是一種奇怪的感覺、莫名奇妙的感覺,有點詭異又有點神秘。我們說不出來也抓不準,無法弄清楚也無法描述,它超出了我們的語言,超出了我們的知識所能理解的範圍。它似乎是沒有原因、沒有對象的,好像有點能夠意識到,但是又只沾到意識的邊邊,好像還有很大的一部份是無法意識到的黑洞。這個時候,太多的「似乎」、「好像」、「彷彿」都讓我們處於不確定的曖昧與昏暗當中,這就是我們的焦慮(anxiety)。焦慮比恐懼更令人感到害怕。

當我們內在之中這種不確定的、莫名其妙的、詭異的焦慮干擾著我們時,我們會希望把它給確定下來。因為「不確定」,我們便無法理解它與處理它,我們不能忍受自己這種不知所措的狀態。因為無名的東西是令人無法承受的,它不存在於我們可理解的概念架構中,掌握不到它讓我們不安。

於是,為了能夠理解它,並進而處理它,我們就會把它給投射出去變成一個比較透明的「對象」。也就是說,我們會給它一個名目,稱它為「恐懼」並且關聯於某個「恐懼的對象」。如此一來,不確定的東西有了名字,只要有了名字,就可以設法解決,也立即產生了相應的排除機制。我們讓自己擺脫曖昧與昏暗的狀態,確定地知道自己在害怕些什麼,接著便能夠設法防衛它。也就是說,為什麼我們要保留恐懼?是為了排拒焦慮。因為焦慮表示我們將會「與真實相遭逢」(encounter with the Real)。

原初即伴隨著我們的那種詭異的焦慮感覺,就是由拉岡所說的「真實」(the Real)帶來的。當我們排除它,將它從內在驅逐出去,為它命名,把它確定下來,掌握並控制它,跟它玩心理遊戲,把它定型為老虎或其他的什麼東西。一旦如此,我們與「真實」的遭逢就只能是「錯失的遭逢」(missed encounter)。

拉岡的訓示:「不要放棄你的欲望」,就是我們這裡要說的「不要放棄與真實相遭逢」,或是「不要排除你自身當中的焦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