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倡議獨裁?

 

陳先生的文章大意是援引美國各機構的作法,強調要促成員工進行理性批評,組成相當於吵架式的團隊合作模式,使得真正的思考與修正能夠確實展開。文章的最後,作者有一段話值得分析:

「但吵架容易,收尾難。要能確實獲取吵架的好處,團隊本身還要有能吸收吵架壞處的能力。這就回到我開頭說的,真實世界的團隊合作,其實是獨裁,不是民主。辯論、吵架式的火花交流,帶來的是新點子的產生,問題的得到多方面探討,但如果沒有一個領導人物主持這些辯論,在最後拍板定案,並且把團隊凝聚在一塊,這些吵架所帶來的負面能量是足以把一個團隊摧毀。這獨裁般的領導工作並不容易,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這一段話,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在倡議獨裁,削弱民主?不是的,這段話試圖改變與釐清一般人對於「民主」與「獨裁」這兩個概念的迷思,並試圖重新定它們。雖然作者只有開了個頭,但確實有啟發的作用。

根據這段話所啟發的想法,我整理了四種獨裁與民主之辨,如下。當然,依照我的習慣,最後一種是當代心理分析的激進民主觀點。

 

五、獨裁與民主之辨

 

在當今的民主社會中,那種過往的單純集權或獨裁,這裡不再討論,它很少直接出現在目前的生活中。要是有的話,也都化妝抹粉,有多重掩飾。但是我並不是像Foucault傅科那樣,要去談權力無所不在、控制比比皆是……。我並不是要提供警醒,警告大家避免落入過去的陷阱,或是預言式地宣告民主尚未完成等這類的老生常談或陳腔濫調。

不是這樣的。我肯定當今民主化的進程(即使有變化也不會是倒退),並試圖往下繼續探究「民主」之概念如何充分與不充分,並且舉出實際的團體運作模式作為說明。

第一,皮毛民主。在一個團體中,大家都在提意見,意見也充分被表達。但是,這些意見並未產生辯證的作用,依舊是一個一個孤立的意見。領導者最後僅僅只是把大家的意見「加總」起來,做出一種最為妥協的安撫與處理,彷彿每個人的意見都被重視了,就夠了。實際上,這個意見對於團體沒有任何改變性的幫助,只是把事情處理完而已,並且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得到了一個大家都不是太滿意卻勉強接受的結論。這樣的民主,尚未深入民主之實,只是外表上像是民主而已。

第二,民主式獨裁。承接上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只有在最後一步做結論時不同。領導者重視蒐集來的各種意見,但卻不是採取加總式的拼盤結論,而是他個人收回決策權,依照自己的位置做出全盤的綜理與評估,他憑自身的經驗和直覺,定下一個自己所認為的最佳判斷。這樣的模式,依賴一個強者領導的乾綱獨斷,並由領導者負全部責任,它雖然有經過多人提供意見的過程,但最終歸於一人決策。電影《魔球》(Moneyball)的前中段,小布決定要啟用新人,改變球隊用人思維的決策,就比較像這樣的情況。

第三,獨裁式民主。就是陳家煜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到模式。它和上一種模式差別的地方在於,領導者獨斷的地方不在所決策的「內容」,而在於決策過程所使用的「方法」。領導者堅持方法上的徹底執行,用來保證所討論的內容不會流於意見加總或個人獨裁。堅持這樣的方法,的確有可能改變一個團體的文化,但操作起來相當不容易,運作不良的話,很容易演變成彼此心中暗陳心結(坦白說,華人的文化最容易變成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