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權威的世紀」到「自我的世紀」

 

 

一、權威的世紀:屈從的自我

影子1.jpg

二十世紀中葉之前,是屬於權威的世紀,此時,並未有自我,或者說,只有屈從的自我。

權威代表外在的社會規範、禁令、秩序等,這些是由家父長、師長、領袖人物等代表來執行的。限制並束縛了自我,自我就像個綁手綁腳的小媳婦,活在權威的陰影之下,被淹沒在陰影當中。

簡言之,在這個時期,在外在的權威的掌控下,自我是被壓抑的,自我只能成為別人想要的那個樣子。

因此,心理病理學把這個時期的許多症狀,解釋為是由「衝突」所造成的神經症。自我只能成為權威想要的樣子,「無法成為自己」造成了衝突。

 

二、反叛的世紀,解放的自我

影子2.jpg

二十世紀的1960-1970年代左右,解放浪潮興起。反文化、反精神醫學等運動蔓延。這個浪潮帶來了反叛的呼聲:要對抗規範、解除權威、逾越禁令。

二十世紀中葉的運動使我們進入了反叛的世紀,處處都大聲疾呼要使自我獲得啟蒙和解放,為自身爭取自由。我們不應該再以他人作為認同的形象,只需要認同大寫的「自我」(Ego)

這波浪潮也帶動了各種身任認同的承認與肯定:女性主義、同志運動、群族自主等。過往單一規範的家父長式權威,此時逐漸式微。

解放的浪潮讓人們看到了希望,自由帶來創造性的新開端,世界可以不一樣。然而,這個希望很快就破滅了,或是說,這個希望很快就被更精巧的隱性權威給滲透進來了。

 

三、自我的世紀,自戀的自我

影子3.jpg

反叛浪潮的成功,建立了自我的世紀。「自我」是各領域朗朗上口的目標:社會學的自我實現、政治學的自我認同、管理學的自我創造等。在這之中,「自我心理學」的影響尤其巨大。可以說,自我的英雄主義,是這個時期的主導性概念。這時,《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應該頒發給「自我」(《時代》雜誌2006年的風雲人物是「你」,不過那主要是針對網際網路的興起,意涵有些不同。)

然而,前面說的自我解放,是以「對抗權威」作為基礎,它有個外在的敵對目標,透過反抗它而建立起自我的地位。而這裡所說的自我,不再有任何可對抗的目標,只剩下獨一無二的自我。

因此,自我所仰賴的規範和標準唯獨只剩下自身,這會產生兩種後果:「自戀」,或「自我規訓」。這段談「自戀」,下一段談「自我規訓」。

「自戀」被精神醫學視為是病理的或負面的,它把自我的專屬狀態無限放大,脫離了他人與社會,只活在孤立的、封閉的自身世界中。但是,在生活世界的領域中,自戀並不是病理的,而是必要的,「自戀的文化」就是我們呼吸的空氣。商業界很善於運用自戀的文化,促成消費的自我。

自戀的文化,被各種廣告宣傳所增強。BBC有一部《探求自我的世紀》的紀錄片,指出了商業如何利用心理學,來達成銷售的目的,讓人們對他們本不需要的東西產生欲望。

有個很經典的例子。當時的煙草公司想要打破女人不能抽煙的禁忌,而求助於自我心理學(這是被誤用的心理分析)。原本,香菸被聯繫於男性陰莖的象徵,這個象徵需要被改變,因為這會使得抽煙的女性被解讀為:想要擁有男性陰莖。於是煙草公司訴諸於和女權運動者合作,把香菸的象徵改變為「點燃她們的自由火炬」。這一招見效,大地地提升了女性的香菸銷售量。

同樣的,手錶、汽車、服飾,都主打著「展現你的自我、使你感覺更好」等口號。這一招直到今天都還見效,手遊廣告不斷告訴你說:「開創你征服世界的新天地」之類的話術。

簡言之,擺脫傳統權威而獲得自我解放,本來是件好事。但這件好事已然被資本主義給污染,再加上自我心理學的推波助瀾,變成了一件爛事。

 

四、自我的世紀,疲乏的自我

影子4.jpg

相對於「自戀」,另一種「自我規訓」則被視為是正面的,是主流文化所需要的。它將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放歸屬於自身,呈現出一種自主、自立、自治的榜樣。

真的嗎?權威消失了嗎?還是更加隱形化與內化?例如,那個「你要做自己!」的命令是哪裡來的?來自我們自身內部的「超我」。當一切的外在命令都不存在時,內在命令就浮現了

由外在所發佈的命令,可以抵抗。由內在所發佈的命令,只會無限增長。今日,自我永遠不夠。我們就像在跟自己的影子競賽,追著自己的影子跑,是永遠的落後者與失敗者,隨之而來的是情緒是疲乏、勞累、抑鬱

電影《鬥陣俱樂部》裡有句話:「世代都幹著着自己厭惡的工作,正是如此,人們才可以購買自己並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這句話裡講到兩件事。

第一,「莫名所以的倦怠」(inexplicable weariness)。我們不知為何要辛苦勞累,只知道要拼搏,卻不知為何而拼搏,沒有目標。加上拼搏的過程艱辛萬分,所有的力氣都花在蠻幹上,累得要死,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想想「為何要如此?」「我們如何淪落至此?」

第二,Mark Fisher稱「抑鬱的快感」(depressive hedonia)。這種抑鬱不是:不能獲得快樂,而是:除了追求快感之外,無法做任何事。因為疲憊和抑鬱而想要安慰自己,於是只能透過消費來追求快感,但購買的都是自己所不需要的東西,只是為了購買的快感。一台車換過一台車,一件家具換過一件家具,家裡堆滿了很少去碰的東西。我聯想到另一句類似的台詞:「以前都是看著黃色書刊打手槍,現在則是看著IEKA的型錄打手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