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之嬗變(一):佛洛伊德(S. Freud)

 

朋友問我,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今日,常看到有人自拍成癮、高頻率上傳,或是頻繁發文、期待被按讚。他問我說:這種期待被別人關注的現象,可以說是一種「自戀」嗎?如果是的話,是否今日的科技發展,會使得自戀情況越來越嚴重?

這個問題有兩個焦點,一個是「社群媒體」,另一個是「自戀」。我先不談「社群媒體」,它的狀況較複雜,牽涉到科技、傳媒等,還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現象,需要具體的案例來輔助。我比較有興趣於「自戀」的理論。了解理論後,或許才能進一步判斷適用於哪些社會現象。

什麼叫「自戀」(narcissism)?這是一個很普及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愛上自己,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過度的孤芳自賞或自我感覺良好。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希臘神話的納希索斯(Narcissus)故事:這位美男子因為太驕傲而遭受到神的懲罰和咀咒,在河邊看到自己的倒影後而迷戀上倒影,顧影自憐,最後香消玉殞,化成水仙花,永駐岸邊。

我目前只是概略描述了「自戀」,而沒有作出一個精確的定義,是因為底下我要採用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拉岡(Jacque Lacan)、紀傑克(Slavoj Zizek)各自的理論解釋,來更細緻地陳述它。最後,我討論兩個當代的自戀現象。

 

一、佛洛伊德(S. Freud):從「對象力比多」到「自我力比多」

 

「力比多」(libido)是指心理能量。佛洛伊德把心理的運作機制比喻成一個水庫,力比多就是水庫裡的水所產生的運動能量。一般來說,我們的力比多有一部份會投注在某些外在對象身上,表示我們「愛」那個對象(或相反地,「恨」那個對象),另一部份會投注在自己身上,表示我們「愛」自己。我們會向外去喜歡或關心某個他人(例如母親、戀人等),同時也會向內去在意或關切於我自己,這是很尋常的事情。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戀,正常的自戀有其功能,是為了自利的自我保存。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罹患疾病、環境困難、受到創傷等),我們的力比多會從外部對象那裡撤回來,完全撤回到我們自身,集中地貫注於我們自身的自我,此時,就形成了「自戀」。簡言之,在佛洛伊德那裡,自戀就是從「對象力比多」(object-libido)轉變為「自我力比多」(ego-libido):把心理能量從對象那裡撤回到自身。於是,這構成了自戀者的主要特徵:只關心自己,不關心他人與世界。更細節地表現為下列幾點。

1.在情感上,由於他的心理能量都貫注於自我,因此他會像原先對待戀人那般對待自己,注視、關愛、愛撫著自己,從中獲得愉悅的滿足。

2.在認知上,他會過度地高估自己,低估外在他人和世界,所謂的自大狂(megalomania)便是容易產生認知扭曲,作出不合理的論斷,想像著自我的「全能」。

3.在人際上,他會產生「被注視妄想」(delusion of being noticed),覺得自己是鎂光燈的焦點,認為所有人都在看著自己,因此展現出造作或表演的舉動。

4.由於力比多被撤回到自身,因此他對於外在他人或世界缺乏興趣,他經常被認為缺乏同理心,其實,他不是無法換位思考,而是根本不關心。

5.佛洛伊德認為,愛戀容易使自尊降低,因為關注著他人,而使自我這邊的能量被消耗,也容易因他人的拒絕而遭受挫折。但是這個現象,卻可以在自戀這裡獲得補償。亦即,自戀是一種受傷後的自我補償,不僅重溫戀愛時的快樂,而且不會有挫敗感。用「愛自己」來治癒「愛他人的挫敗」。

上述這幾點,聽起來像是常識。的確也沒錯,佛洛伊德的自戀理論,至今已是耳熟能詳地普及化了。

有一個概念要強調,就是「理想自我」(ideal ego),這是指美化的自我形象,它被設置為值得被愛的完美理想,就像納希索斯的河中倒影那樣(到了拉岡那裡,這個概念被發揮得更淋漓盡致和有趣)。另外,「自我理想」除了個人層面之外,還有集體或社會的層面,而變成「自我理想」(ego ideal),它可以是一個家庭、一個階級、或一個國家的共同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