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圖將這部影片的閱讀,呈現出兩種相反的觀點。底下的第三點,比較是影評中常見的觀點,我要發揮的是第四點。

 

一、作品超前於作者

 

《沉默的食物》是一部很獨特的紀錄片,沒有對白,沒有旁白,沒有配樂。一切可增添詮釋的各種技術,都省略。於是,詮釋的主導權,有很大一部份便可以回到了觀眾的手上。

既然詮釋權回到觀眾手中,就可看到許多影評的解讀方向,隱約吻合當今的思維潮流。我搜尋了網頁上的許多影評,要嘛說畫面真實且暴力,要嘛說血淋淋食品加工,要嘛說大量飼養對動物殘忍...。總之,大部分從電影所獲得的意見,是提醒我們要從餐桌的背後,去反思整個食物產出的過程。而這些看法,與目前許多新聞上的輿論潮流是一致的。

不論導演是不是真的要表達這些,我認為這部作品的優點就在於:作品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可以脫離導演意圖來閱讀它,而且會比導演原先所想的,要能夠展開得更多(套用學生的流行慣用語:神展)。這是我認為這部作品「好」的原因:導演沒有預期到,他的作品已經趕過他、超前於他了

 

二、放入括弧

 

我先讓自己回到現象學的「放入括弧,存而不論」,將上面的一些詮釋給剝掉。我認為,這部影片中,並沒有塑造某個明確的敵人。

第一,它不是在揭露食物背後的毒害或殘忍。影片中並沒有任何的訊息,顯示出「有毒」,而宰殺牛的過程是快速無痛的,「殘忍」已經是添加了個別的主觀情緒的投射心理。因此,影片並不是要指責那些飼養、操作、種植的技術人員。

第二,它不是在揭露食品製作或加工過程中的欺騙。我們並沒有看到哪個地方有在「欺騙」我們,只是我們一向都不了解這些程序,而它忽然間被暴露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有種恍然大悟感,所以才覺得好像自己被欺騙。勉強要說的話,我們只是被自己的無知所欺騙。因此,影片並沒有要針對哪些工廠的大老闆,沒有所謂的黑心商人。

簡言之,影片沒有要譴責「誰」。剝掉這層輿論潮流的意見之後,我開始思考:這部影片究竟可以談什麼?有怎樣的作用?

 

三、對工業化(或技術)的批判

 

影片用許多特徵來對於鋪陳關於「機械或技術」這件事。

首先是「冷硬」。用對比的方式,描繪植物、家畜、魚類等各種活蹦亂跳的有機生命體,其養殖或培育的過程,其鮮活是被框架在硬梆梆、死板板的一連串機械化的程序中。

其次是「平板和重複」。不論是農林漁牧業的專業人員,他們都沒有太過清楚的特徵與面貌。除了手中接觸的對象不同之外,所有人的共同動作和專業都是一樣的:操作機具和器械。

還有就是「大」。一種是關於數量:大量生產、大批養殖、大片栽種。另一種則是關於體積:巨大的機具、龐大的生產線。徐志摩文章中講的「數大便是美」,在片中一點也沒有這種味道。

再一個是「無感」。由於生產過程的單調與瑣碎,連帶到投射到工作人員在餐桌上的味同嚼蠟。食物並不是伴隨著愉悅和趣味而產出的,只不過就是一系列的手續組合而已。

這不禁令人深思:十八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至今,所帶給我們的關於「進步」的意涵是什麼?既為人們帶來了便利和富裕的生活,也造就了新科技的不斷創發。現今早就從從動力機械的世代,又向前邁進,跳躍到電子計算機的網路世代。然而,物質的進步,是否也同樣也讓人性或價值有所進步呢?

 

四、反諷「對技術的批判」,及重新探索「何謂自然」

 

這部影片很容易引發我們產生上面那種「對技術的批判」,我想,或許這正好就是此片要對我們反諷的地方:「抓到你囉,就知道你會這樣想!」並且,一旦我們開始批判工業文明與技術時,很容易反射性地就產生了鄉愁:那就努力拋棄機械,回歸於農田、鄉村、手作等這些「自然」吧。

這兩步直接的反應,是早就可以估算出來的,正是我們這些視聽大眾的一貫反應。當然,我們也很快地就落入了這部作品預期的設計之中。因此,需要退一步來想,或許影片用這樣的反諷,是要向我們提問:「我們真的知道什麼叫做『自然』了嗎?」

 

1.農業不是自然,而是文化

「農業」的英文字是Agriculture,前半部的Agri是「土地」的意思,而後半部的culture則是「栽培、栽種、耕耘」。它後來發展出更廣義的「文明、文化」意涵,表示經過塑造、薰陶、培養之後所產生出來的東西。從Agriculture來看,農業並非屬於自然,而是屬於人類文明。

那麼,什麼是「自然」呢?真正的自然是那種完全沒有人類的蠻荒世界,那樣的自然是原始的、赤裸的、野蠻的。像是電影《阿凡達》、《侏儸紀公園》當中所描繪的場景。若是有人類在裡面,他會時時刻刻面臨各種危機,很可能瞬間就會丟了性命。然而,這樣的原始自然,大概從幾千年之前,就已經不復存在了。當今或許只有在極少數人類尚未涉足的地表,才有可能發現這種原始自然地區吧。並且,探索這樣的史前蠻荒自然,除了考古的意義之外,較難發現更多與我們的關聯。

因此,哲學上把那種原始的、人類尚未介入的自然稱為「第一自然」,而把另一種人類已然介入、改造過的自然稱為「第二自然」。到了今日,第一自然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的是第二自然:人工的自然、改造過的自然、仿真的自然等。田園風貌的農業當然就是其中一種。

 

2.第二自然,改變了「自然」的定義

「自然」的第一個定義是指:「前歷史」的、人類未出現的自然環境。自人類歷史出現後,部落開始建立之初,就已經不存著「第一自然」了。所有與自然相關的內容,都是在人類的眼界、範疇內的東西。此時,自然的定義也就跟著改變了。

自從有了歷史之後,「自然」不再是指人類之外的東西,而是針對人類而言的自然,它必然與人類發生關係。於是,「自然」的第二個定義便是:形塑出來的某種適合且順應人類的人工自然環境。這樣的環境是由人類所介入的,由人類馴服或改造過的。

第二自然,所指涉的不是某個特定狀態,而是揭示出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讓我們了解到:人類如何運用文明,把環境當成他要去認識與去創造的對象。從這裡來看,我們所產生的某種「回歸自然」之鄉愁,只不過就是從眼前這一個人工創造物,移向前一個人工創造物而已,鄉愁並無法發現或回歸蠻荒的史前自然(有人真想要回到哪裡嗎?)。

 

3.工業文化(或資訊文化)就是我們的自然

生活中,我們不只是會感嘆「自然」的逐漸消失,也經常會感嘆某些「文化或文明」的逐漸消失(因而響起各種文化保存的呼籲)。然而,大家或許忽略了去觀察這其中的弔詭。當我們開始產生「喔,我們的文化過去如何如何」這類的感受的時候,代表我們正遭遇到文化的變化:消退、衝擊、對比。也就是說,所謂的「文化」是身在其中的、自然而然的、不知不覺的。當我開始想要去「保存」文化時,表示它已經保存不了了,它已然轉變或消褪了

回到這部影片,它並不是要對技術批判,並不是要勾引我們冒出「回歸自然」的鄉愁。相反地,它揭示出我們目前所身處的第二自然。換言之,不會再出現那種,無人類干預的原始的、叢林的、野蠻的自然,它已經徹底絕跡,我們也不需要鄉愁。我們只能坦然接受人類社會演化所產生的自然而然之結果:在今日,工業文明和資訊文明就是我們的自然

這聽起來,好像比鄉愁更加悲觀?不會的,唯有正面承認人類目前的處境,才有機會穿透它。承認工業文明和資訊文明就是我們的自然,並不是說要毫無反省地大力去擁抱它,並不是說要對於它所帶來的災害視而不見,而是要勇於承認:我們無路可退

沒的退,就只能進,不可能摒棄一切文明與技術回到蠻荒,只能透過更極致地運用技術、一再穿透技術,來克服目前由技術所帶來的災害。簡單地說,若是技術帶來災害,表示人類的技術還不夠,人類的文明還不夠文明。我們尚未透視到技術的哲學真實核心,尚未了解如何藉由它來突破人的界限、震撼人類社會,因此才會讓技術設立了更多的界限。

這部影片,不是要討論人與環境之爭,而是提醒我們:人就等同於他所創造的環境,若要改變環境,首要改變的是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