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儀補充。Mark Rothko的畫作所受到的評價非常兩極化,對於他那種抽象的格子、色塊的畫作,很多人無法接受,但卻也受到許多評論家或思想家的青睞。Zizek也討論過他,主題和這篇相近:認為他的畫作與虛無、焦慮有密切關連。但是Zizek討論得更深入,更關心畫家本人的生命。Zizek解析他的前後期作品的變化,指出Mark Rothko對於虛無有強烈地感知,但所伴隨而來極度焦慮卻無法承擔,他試圖用畫作來再現虛無卻失敗了(他的再現是試圖驅逐與迴避虛無,而非承擔與接受虛無),以至於他最後割腕自殺。由於這篇不討論Zizek,故補充說明。Natalie Kosoi的這篇評論很豐富,我在這裡只是簡單摘要。】

 

一、接近海德格的虛無

沙特說,虛無是非存在nonbeing,否定在世界上的所有實體,非存在透過人的意識才會「存在」,我們會期望發現「特殊」的某物。但是,Mark Rothko的作品中,那個「特殊」是什麼?

海德格說,虛無從一開始就存在,雖然我們不能抓住或知道虛無,但是當我們焦慮時,即是經驗到它。虛無形成了有限存有者,是所有事物的前提。它是存在的不可能性,但是此一不可能性卻是可能的。

檢視Rothko1950s作品,他不是屬於沙特的虛無,不是:實體的否定與缺乏,不是:X is not。而是應該是屬於海德格的:再現虛無。

布朗蕭也談死亡和書寫。他說,作家所捕捉到的不是死亡的確定性,是另一邊,是「死之際的永恆折磨」eternal torments of Dying

 

二、再現虛無的兩種方式

視覺再現死亡,有兩種方式:傳統的方式、Rothko的方式。

傳統繪畫中最常用的呈現死亡方式,就是再現屍體。針對繪畫《在處女的死亡中》,儂希(Nancy, Jean-Lue)指出三個點,第一,我們,這些正在逐步邁向死亡的人。第二,處女的屍體,已死的,但仍然存在為某樣事物 。第三,消失在背景黑暗處的人們。這幅畫的主題不是「死亡」自身,而是在死亡之前的一個起點。就像是死亡所帶來的宗教社會,是另一種新生。屍體總是某物,並沒有把死亡呈現為絕對的虛無。

儂希所講的第三點——正在消失,slipping away進入到黑暗背景中——這部分正是Rothko的主題。

 

三、虛無帶來焦慮或Awe

理解死亡和虛無,不同於崇高,Rothko不是崇高。虛無喚起焦慮,而崇高喚起恐怖兼快樂。

崇高讓我們理解到自身的有限與脆弱,但卻是撤退到安全距離之外,讓我們可以用優越感和救贖來克服恐怖,產生快樂。但是,虛無卻無路可退,不可能有救贖。Rothko顛轉了形式的可閱讀性。

一般的單色畫有兩特徵:1.呈現非必然的視覺性,沒有什麼是可見的,招致一種盲目。2.刪除教堂畫的形式,展現尼采說的戴奧尼索斯藝術,當個體與環境之間的界線坍塌時,造成個體性的喪失。然而,所有的單色畫幾乎都有這些特點,這是崇高,Rothko的畫不會招致快樂。

對於Rothko的畫有以下各種評論。Rothko的畫(1)Awe-inspiring(2)情緒或精神的awe之對象。(3)進入到這房間之後,猶豫著到底是否有進入,它的空間像是被佔據又像是空的。(4)使觀眾思忖著一種恐慌的氛圍。

Rothko自己說了他的意圖,他要讓觀眾感到他們被圍困這樣的房間裡:一個門窗正在逐漸被磚牆給砌實的房間,以至於他們能做的就只是沒完沒了地用頭頂著牆。

 

四、畫作遮掩了虛無

Rothko的作品摧毀了我們對於形式、顏色、空間的閱讀能力。在silpping away of the whole之際,使我們與虛無遭逢。

它消除了一般意義下,我們認為事物之存在所必要的深度和空間,顛轉了我們對於空間的閱讀。顏色的邊緣被弄模糊了,分解到背景之中,形式從觀者那裡撤退。我們無法知覺到空間,它既不平也不深。這不是要再現對空間的錯覺,而是要摧毀習慣上對空間的閱讀,抹去一致的空間感。同樣地,它也模糊了顏色的差異和界線。畫布上的形式,逃離了我們對知覺的掌握,並創造了它們溜離我們的印象。

如果說there “is” ,某物被我們稱為虛無,當我們遭逢它時感到焦慮,那麼這樣的虛無就是Rothko的作品。

他要藉由作品透露必死性,以及我們正在逼近的虛無。但是,他的畫蓋滿了類似虛無的「某物」,使得掩蓋的過程透明化,「掩蓋」變成他的藝術的唯一內容。

他指出了虛無作為否定和缺席。藉由繪畫的在場,讓我們注意到我們是某物而不是虛無,在此意義下,他遮掩了虛無。但弔詭地,這也是揭示,讓我們知覺到虛無是處於第一位置的某物,指出了人類存在的界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