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厚德書院解析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討論帶領:如何聆聽與回應

蔣興儀2019.02

 

在討論的過程中,要讓討論發生在團體成員彼此之間,而不是只有主持人一個人一直在發問或回應。因此,每個成員都要能夠聆聽,並試圖去回應他人。這樣能夠讓討論朝向豐富、深化的方向進行。

聆聽與回應他人,目的在於讓小組的論點更加充分與豐富,它讓討論不會太快封閉起來(作結論、下句點),而是讓討論更加擴展(打逗號、刪節號)。

每個人可能有經常使用單一種類的習慣,可以嘗試採取各種不同的回應方式,鍛鍊自己的思考風格。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討論帶領:如何編排教材與設計討論流程

 

零、基本架構

 

              1.討論帶領的基本準備

1.jpg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或許應該聽過,大象與木樁的故事。馬戲團裡的大象為什麼可以乖乖地被拴在一根木樁上呢?力大無窮的牠,只要輕輕施一點力,就可以擺脫那根木樁,牠為什麼沒有這麼做,難道牠天生就是容易馴服的動物嗎?其實不是的,大象的野性相當強,是很難馴服的,原因在於馬戲團的馴獸師很有技巧。

馴獸師在大象還是小小象時,就把牠固定和木樁綁在一起。一開始,小象會跳來跳去想要掙脫,但因為力氣太小,總是無法掙脫。不只如此,當小象不再掙脫時,馴獸師依然長時間地讓小象被木樁固定住,並且,會使用固定的木樁與繩子,不會隨意更換為鐵棒或柱子,為什麼呢?

因為,長久下來,小象已經忘記自己曾經想要掙脫木樁,甚至會以為這根木樁就是牠自己的一部分,就像是牠的四肢一樣。馴獸師只要把輕輕把繩套掛在木樁上,小象就自動站到木樁旁邊。直到牠變成大象都還是這樣,牠不僅不知道自己力氣大到可以輕易掙脫,甚至也從來沒有想要掙脫,開心地和木樁站在一起。木樁已經不是外在的一根木頭而已,它已經變成大象內在的支柱。

故事還沒完,重點在後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討論的目的

 

為何需要討論?大象栓木樁的例子(趣味笑話:老鼠的第二外語)。我們經常無法超越我們給自己設定的種種界限。要透過他人的激發,自我改變的可能性才會發生。

此外,需要澄清的觀念有:1.討論不是……(不要縮減了「討論」)。2.討論之外還需要……(不要盲信「討論」)。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如何突破

 

如果沒有一開始的二元對立,我們可能會無法思考。所以,二分法確實是需要的,但它只是第一步,是觀念開始運作的起點。不能一直停留在起點,接下來要繼續突破它,思維才會跑動起來、運轉開來。

我區分「一般的解套」和「心理分析的突破」兩大類。前者其實很常見,其解套也很有限,對我而言,並不算真正的突破。當然大家都知道,我是力挺後者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第一天:跟焦慮說哈囉

 

焦慮是生命中的常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壹【從心得到提問】

一、重點:讓原本作為結論的心得,可以轉變為開頭的提問

二、方法:提問法、分類法

三、準備道具:文章《美景與油》、海報紙、白板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同學問我:「二元對立的思考,到底哪裡有問題?」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是思考的起點。我們不用把哲學搞得很難,這個問題就是哲學的開端。

 

一、二元對立為何被需要?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附註:這是朋友寫來的第二封信。跟著前一次我的回應,繼續接下去討論。我下一篇文章會跟著延伸,先把來信貼上。)

-----------------------------------------------------------

其實,前一封信的內容比較多是觀察的現象,至於「樣能夠在惡劣的環境當中,不被環境給吞噬,讓自己持續保持學習與好奇」雖然重要,但是這不是問題的源頭。。困擾我的比較像是對這個社會,或人的想像,而這些想像又需反過來詢問自己。信中這幾個問題之前都有一直在想,剛好借這機會梳理看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親愛的朋友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你訴說了你在一個嚴密科層體制中的生活處境。你所遇到的外部處境是:責任的推託、工作的懈怠、人際交往以利益為重等等,這些他觀察到各種周遭的現象。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內在也跟著產生變化:從一開始的敏銳與對抗,漸漸轉為習慣與妥協,為了讓自己能夠在環境中適應並生存,你的熱情、好奇心、批判力一點一滴正在喪失中。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附註:這是朋友寫來的信。我下一篇文章會跟著他的脈絡,討論一些課題。先把來信貼上。)

-----------------------------------------------------------------------------------

 

環境與自我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如果被殺的是你的家人呢?如果你是受害者家屬呢?」反對死刑的人會經常被問這句話。它背後有兩個假定:(一)只有一種受害者,就是受害者家屬;(二)受害者家屬會支持死刑。

我要修正這兩個命題如下:(一)有兩種受害者。一是被個人暴力所侵犯的「受害者家屬」。二是我們所有人,是國家暴力的「普遍受害者」。因此,在死刑制度下,受害者家屬將會遭受兩次暴力。(二)我們怎麼知道,受害者家屬需要什麼?受害者家屬往往比我們更能體驗何謂「寬恕」:寬恕那不可寬恕者。

我主張廢除死刑的理由,並不是站在保護犯罪者人權的立場,我並沒有要為犯罪者說話,也不是自由主義的人權鬥士。我是基於倫理學的理由而反對國家暴力,國家暴力不僅剝奪了受害者家屬的悲傷權利,看不到受害者家屬的長期歷程,也讓所有的人都成為受害者,讓所有人都無法繼續深思人性、死亡、正義的價值。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團體討論,聽起來是一個很通俗的用語,大家幾乎每天都在用。但我要說的是,這件事不簡單,它並不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發表意見或凝聚共識而已。

一個團體不能變成一個同質性過高的排他團體,不能變成某種集體主義。因此,討論,發生在一個團體中,並且在團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角色便是防止這個團體產生集體性思維,以至於停滯而不再變動,並且封閉起來。就此而言,討論的特徵或功能,最不重要的一個便是「建立共識」。

當然,團體成員要一起進行工作,必須靠著討論來建立共識,形成工作目標與步驟,這是每個團體都少不了的部份。但是,我認為這個部份所佔的比例要儘量保持在最少的份量。因為這樣的討論僅僅具有「實務上的功能」,但還不具有「實踐上的效果」。

具有「實踐上的效果」的討論可以激發出團體的異質性或差異性,差異性可以讓一個團體大於它自身。什麼叫做:一個團體大於它自身?意思就是,裡面的每一成員都會超出、大於、勝過他自身,都能比他原先的自我要更多。所有成員加起來,整個團體會絕對地大。

弔詭的是,這不是加法的邏輯,反是減法的邏輯。若要更多,首先必須更少。唯有我比自己還少的時候,我才會比自己更多。唯有我能去除掉先前的、既有的框架時,我才可能變化。更多,不會是一種累積,而是一種刪除。

具有實踐上效果的討論有兩個內部動力,一個是「求知的渴望」,一個是「求錯的欲望」。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寒假讀書會

第二次,2013.2.5,《西藏生死書》第一部,第七章至第十章

 

五、問題:我們常常會設定努力的目標,比方說要減肥要存錢要維持運動習慣,然後會開始有一段達成目標的努力期。過程中也許是繼續堅持然後終於達到目標,也許是放棄,並找出各種合理化的理由。完成目標與我執,突然讓我覺得有某種程度的類似性。以上所舉的例子,如減肥什麼的,是很明顯的外在目標,有一些目標是所謂比較內在的,是個性上的,比方期許做個大方的人之類的,但這仍然是外在的目標。去我執,也必須先設定一個我執,才能開始去。因此去我執也變成目標。行為有可能不設定目標沒有方向性嗎?如果沒有先設定要去我執,那麼我執怎麼能去除?【觀念思辨】

 

回答:這個問題有助於我們澄清對於「去我執」和「執念」的想法。我重述一此問題:當我覺得需要去除某個執念的時候,到底那個執念、障礙存不存在?是不是我先設置了障礙、創造障礙,然後才讓自己要做到去我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寒假讀書會

第二次,2013.2.5,《西藏生死書》第一部,第七章至第十章

 

一、問題:p.141提到了四種中陰,(根據上次的討論)若是去掉後面三種,則中陰對我們的意義大不同,那會是什麼樣子?【生活反思】

 

回答一:後三種中陰概念,在運用上主要幫助我們探究非清楚意識狀態下的各種意識活動。在這些狀態下意識虛無縹緲、神祕、無邏輯的性質,讓人清楚瞭解在自身當中存在着無法為自己掌控的自我,此種未知所帶來的疑惑、恐懼如同面對死亡。第一種中陰概念所嘗試探討的世界,相對於後三種來說,如同攤開刺眼的陽光下,沒有一絲細節躲藏在陰影之中,任各種學說都有可能提出具說服力的詮釋方式。而後三種中陰概念的神秘,讓個人經驗的實證方式在此碰了壁,而只能求助於自遠古以來累積的智慧。此生中陰的修煉是佛法所欲傳揚眾生的主要部分,然而對後三種中陰的詮釋才是使第一種中陰得以被信服的支持基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讓一本書多於一本書

 

古人說的好:「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本不是要拿來膜拜與信仰的,而是要拿來閱讀與思考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常見的解釋是:對於書中的內容要保持懷疑與批判的態度,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再提出另一種解釋:除了關注書本的內容之外,要能夠學到讀書的「方法」,讓一本書變得比它自身還要更多:「讓一本書多於一本書」。要做到這件事,有以下兩個方向。

 

二、發現書的各個特徵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寒假讀書會 

第一次,2013.1.13,《西藏生死書》第一部,第二章至第六章

 五、討論紀錄整理

1.PP的第二個問題,宗教的確有助於我們擺脫對於自我的依附,它讓我們不要拘泥於眼前的痛苦,擺脫我執,但是,它卻是用一個更為廣闊的時間(來生)空間(天堂)觀念,來做到這件事。以至於,當我能擺脫自我,不再依附於自我的種種偏執的個性時,我的下一步卻是依附於另一個東西。關於面對危難,從危難之中獲得自由,這件事我只做到了一半。可繼續承接MM的問題。

2.MM的區分有一個重點,就是:修行的過程,在於把自我擺在什麼位置?當我遇到痛苦時,如果我只是逃到某個教義中,仰賴著某個超越性(神或來生)的安撫,則我只是「逃避自我」,或是說,用一個大的自我來取代我的小自我。我迴避了自我的位置,將自己應該承擔的一切,委託給一個超越者(神或佛),我並真正的改變。若是我能夠把痛苦給承擔下來,讓痛苦確實降臨在我身上,擊碎我的自大與自尊,才會有「解消自我」的可能性。我沒有迴避自我位置,我站在自我的位置上,讓自我破碎,這樣的修行才夠徹底(無神性保護的修行,是哲學修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寒假讀書會

 

第一次,2013.1.13,《西藏生死書》第一部,第二章至第六章

 

一、SS問題:「無常」之觀念是否能夠更為激進?當我們領悟世事無常、現象變動不居等這些不確定性uncertainty與無恆常性inconstant時,能夠幫助我們從各種日常的執著中解脫出來。但是,接下來卻是進入到心性、輪迴、因果業報等這些永恆不變的本質當中,這仍是某種決定論。可見得,「無常/業與輪迴」是一組相依相存的對比,在變動之下,必須蘊含著永恆。因此,我認為西藏密宗對於人性自由的看法仍然過於侷限,故我要問的是:「無常」能不能沒有背後那些宗教性的設定?它可以激進到什麼地步?以至於人性在其中還是有自由的?

MM回答:承認無常去我執本性(佛性)升起涅槃解脫,這是一整組對死後存有的狀態+現世存有狀態的宗教性描述。無常如果沒有背後宗教性的設定,在我看來,無常反而變得很沒有神聖性,會變得很像老生常談,很像在勸人「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或者「不要死心眼」之類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速度是技術革命獻給人類的一種迷醉方式。和摩托車騎士相反,跑步者始終待在自己的身體中,必須不斷地想到自己的腳繭和喘息;他跑步時感覺到自己的體重、年紀,比任何時候都還深切地意識到自我和生命的時間。」

---------米蘭昆德拉《緩慢》

 

「為什麼緩慢的樂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閒逛的人們到哪裡去了?那些民謠小曲中所詠嘆的漂泊的英雄,那些遊蕩於磨坊、風車之間,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他們到哪裡去了?他們隨著鄉間小路、隨著草原和林中隙地、隨著大自然消失了嗎?捷克的一句諺語,將他們溫柔的閒暇以一個定義來比喻:悠閒的人是在凝視上帝的窗口。」

---------米蘭昆德拉《緩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變》這本書指出了兩種沒有問題的人,這兩種人是兩個極端。我把這兩種人的特徵列出來,例子要讓大家自己從生活周遭去想,或許,我們自己可能就是其中某一種或某兩種。

 

(一)過度簡化者

1.不想看到問題,或否認問題的存在。

舉例:

2.認為只要用顛倒或相反的方式,就可以解決問提了。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