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紀傑克Slavoj Zizek齊澤克 (1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女明星的故事

 

大明很煩惱,因為退休的爸爸要搬來跟他住在一起,而他們兩人總是處不好。他跟阿花訴苦,說接下來不知道該怎麼辦?阿花便跟他說了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墨西哥女明星貝萊斯曾經紅極一時,但是事業漸漸走下坡,情感又不順遂,到了三十多歲時,就已經是個過氣喪志的女明星了。女明星對於自己的現狀極度不滿,想要就此結束生命。但是,她還是希望在這個生命的最後一刻,要讓觀眾再度看到她,並且記住她。因此,她精心策劃、佈置了一個浪漫又唯美的自殺場景。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傑克(Zizek, S.)讀書會紀錄第十二次

 魏建國導讀,蔣興儀整理,2013.5.3

本週閱讀:Jacques-Alain Miller的〈On sembla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xes〉,出自《Sexuation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超我,道德良心的變形

關於人類的道德心理機制,弗洛伊德使用「嚴厲的超我」(harsh superego)來描繪道德規範具有壓制和強迫之特徵。

拉岡和紀傑克更進一步加以發揮,他們認為「超我」不僅僅只是嚴厲的,拉岡說它具有「邪淫和兇殘的形象」(obscene and ferocious figure),紀傑克則說它是「邪淫的『夜間』法則」(obscene ‘nightly’ Law),因為它將死亡驅力向外釋放而造成對他人殘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紀傑克(S. Zizek)The Ticklish Subject一書中,提醒我們:進入「後-伊底帕斯」時代,我們一個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陷入一種顛倒的父權崇拜。

意思是說:我們像個偏執狂一般,固著於要揪出一個充滿謊言的騙子父親、一個無法達成象徵代理者之使命的父親。

在當代民主社會中,全民一起監督所選出來的代理官僚,這當然是必要的。但這不等於說:我們要時時執迷於尋找爛頭目。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說,對抗糟糕的現實環境,是採取一種「回歸本真童年」的方式,會不會衍生其他問題?以及,這對於「人」的想像是否足夠深刻?也就是說:「現實的惡劣環境VS.童年的自然狀態」說法,是有力量的嗎?

當然,心理分析有它對於童年的理論。不過,我慢點再介紹。先從你的論據出發,以下,我提出三個問題。

 

一、純真童年,有起點和終點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人認為「贏」這個念頭,過於具有競爭性和侵略性。因此反向地主張一種「不想贏、放棄贏」,輕鬆過日子的悠遊自在人生。

事實上,優遊自在的人生,和贏不贏沒有關係。放棄贏,不見得會優遊自在,那可能只是一種怕輸的藉口而已。若是放棄之後,還要時時刻刻告訴自己或他人「是我自己願意放棄的喔」,這樣更累。爭取贏,或許很辛苦,但最終也可以是優遊自在的。總之,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

如果我們因為想贏,而緊張兮兮,無法過得優遊自在,很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瞭解「贏」的真正意含。

關於贏,我要解釋兩個命題。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scovery頻道有個節目《超級義肢》,敘述科學家如何用各種方式,幫失去手腳的人,創造出更不一樣的手腳。

在科技發達的年代,有一股對抗科技的勢力,這股勢力的主要態度就是「懷舊」。懷念過去沒有科技介入的年代,主張拋棄文明與科技,回復古早的純樸生活。凡是無科技的生活便是值得推崇的。

「懷舊」思維的背後有兩個主要預設:1.沒有科技的年代是美好的。2.科技帶來災難。事實上,第二點是面對自身無能為力而產生的恐慌,繼而以對比的方式,而衍生出第一點。其實,第一點從來也都無法證實。Zizek說,所謂「美好的過去」,是被「現在」給投射與創造出來的。

《超級義肢》的節目突顯了「不懷舊」的積極面。科學家當然是要服務於人們,但是這樣的服務並不是簡單地幫助失去手腳的人恢復過去的手腳而已,科學家以更有創造性的方式,協助客戶將漫畫式的想像付諸實現。所創造出來義肢,已經不只是被侷限在醫療或復健領域,而是屬於「藝術」領域的東西。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小故事:秘密儲藏室 

 

美國影集《六人行》(Friends)當中有許多關於愛情、友誼的探討,既充滿幽默感、又描述了細膩的心理變化與微妙關係,拿來作為舉例相當好用。我在這裡要講其中一集的小故事,內容有稍微做了一點改編。 

妮妮和德德是一對新婚夫妻。妻子妮妮既有潔癖、又是個控制狂,不僅要求家裏保持有秩序、分類歸位、一塵不染,並且做每件事的順序與方法也都嚴苛地強調一絲不苟。總之,一切都要在她的掌控之中。朋友們常常受不了她這一點,但德德很愛她,也早就習慣了她這樣的毛病,所以兩人相安無事。 

兩人結婚之後,德德搬進了妮妮原本就租了很久的房子中,一起生活。有一天,德德無意間忽然發現家中有一扇門,是他過去從來沒有注意到的。這扇門一直都沒有被打開過,以至於新婚一個多月之後,德德才發現這扇門。 

德德端詳了一下外觀,判斷門的後面應該是個小小的房間,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先去拿出家裏的一大盒鑰匙,試著找出相配的鑰匙,試了很久,都沒有成功。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迫害與殉教,誰先誰後?

 

德希達說:「書寫熱愛迫害」(因為有迫害才能激發出深刻的書寫)。在這裡可以改成:「信仰熱愛迫害」或「理想熱愛迫害」。

上週五,國家地理頻道有一個節目叫〈耶穌的崛起:殉教者〉,內容很縝密與精彩,是個相當激發思考的節目(用力推薦它)。它非常有邏輯地陳述一系列的問題,並一步步去論證其中的疑點。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有兩種

甚至

同一個愛情也有兩種

曾經開始卻被遺忘的那一種

以及現在正在開始的那一種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斯斯有兩種

愛情也有兩種

 

一種叫做「鏡像之愛」

我把她當成我的鏡中的ideal ego理想自我

我時時關注她、照顧她、塑造她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說到一個你認為重要的愛之本質:

「愛」(或說真愛)擁有「永恆不變」的屬性

我要問

這個永恆不變的屬性,展現在我們身上

會是怎樣的呢?

是對一個人死心塌地、堅貞不移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樣是亞當.菲立普在《調情》一書中的命題,下面的第二個,是我稍微改編過的。

 

「為了失去一個自己本來不需要的東西而感到悲傷。」

例如,失去了錢財。一個守財奴,被人偷了錢財,感到很傷心。事實上他從來不花這些錢,這些錢是他所不需要的。如果我們把他的財產都變成玩具紙幣,而不告訴他,他照樣會以為自己坐擁金山銀山。

 

「為了失去一個自己本來沒有的東西而感到悲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調情》一書的提點,我修改了一些內容,提出變化的命題。

 

命題:「保留(或虛擬)一個害怕的東西,好讓自己可以一直去防衛它。」

解釋:這句話乍看之下,好像和前一句很相似「透過擺脫(或對抗)的方式,來讓自己保留住某個東西。」的確,這兩句話可以是姊妹命題,但操作的方式相反,例子上的應用也不同。這句的意思是說,我認為自己害怕某事情,並且極力要防堵它;但實際上,某事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不論哪一種,我所增強的都是我的害怕感受,利用害怕與防衛相互共謀,停留在惡性循環中。(之前所說的「玉米和老虎」,就是這一種)這時,反而無法真正地處理某事,無法透過解決某事來改變自己。

 

例一,我心裡一直想著:「自己萬一考糟了,輸人了,那就完了!」。於是,我花了所有力氣去對抗考糟與不輸人,以至於我根本無法發現讀書的樂趣,總是覺得讀書很痛苦。因為我保留著「我會輸人」的念頭,並且極力對抗它,為的是要防衛我自身的無自信,設法用累積優越感來防衛它。這時,我就真的輸了,輸在我沒有從書本中獲得任何想法,我白讀了,所有的力氣都花費在防衛自己的自卑,故終究無法改變自己,自信也就無法提昇。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當.菲立普在《調情》一書中,有許多有趣的命題,我將它稍微改編或簡化,並舉一些例子。

 

命題:「透過擺脫(或對抗)的方式,來讓自己保留住某個東西。」

解釋:這個意思是說,表面上,我好像在對抗某些東西,但實際上,我與那樣東西形影不離,我其實是在保留它。並且,當我用對抗的方式來保留它時,我更加無法擺脫它。為何我要這麼做?因為我把力氣花在這上面,可以讓我免於去面對我最真實的焦慮:自我改變的焦慮。

 

例一,某人打我一巴掌(或說了一句難聽話),我感覺自己受到了嚴重的屈辱,以至於我終生都在極力擺脫或對抗這一巴掌。我的所有表現,底層的意圖都是要給那個打我一巴掌的人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

(隨性翻譯)建立秩序需要嘉年華倒轉:拋棄日常階級和規則的狂歡時刻,恣意而為的時刻。人們賦予這種狂歡某種神聖性,並說它是回復到人類的原初狀態,其實,這只是人們對自身疏離狀態進行一種回溯性的投射,在它喪失之前它並不存在。薩德宣稱,自中產階級的啟蒙年代之後,快樂喪失了它本身的神聖/逾越特徵,它被縮減為一種理性化的工具活動。A/H認為,薩德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完全肯定了世俗的快樂,他拒絕了形上學的道德性,但也完全承認這是要付出代價的:把性慾活動給徹底地理智化、工具化、組織化,從中產生快樂。

【說明:A/H用薩德來批評康德,認為啟蒙的道德性淪喪,被薩德尖銳的反諷給戳破。啟蒙的道德是一種超我的道德,在嚴格的道德命令鞭笞中,偷偷地享受著快感。所謂的嘉年華倒轉,不是在日常秩序之外,它正是在日常秩序之中。施虐狂的行為是逾越transgression,但逾越不是恣意的瘋狂,而是一種高度有組織、有紀律、有計劃、有計算的理性行為。】

Adorno and Horkheimer locate in the long tradition of the orgiastic/ carnivalesque reversal of the established order: the moment when the hierarchical rules are suspended and ‘everything is permitted.’ The primordial recaptured by the sacred orgies is, of course, the retroactive projection of the human alienated state: it never existed prior to its loss. The point is that Sade announced the moment when, with the emergence of bourgeois Enlightenment, pleasure itself loses its sacred/ transgressive character and is reduced to a rationalized instrumental activity. That is to say, according to A/H, the greatness Sade is that, on behalf of full assertion of earthly pleasures, he not only rejects any metaphysical moralism, but also fully acknowledges the price one has to pay for it: the radical intellectualization/ instrumentalization/ regimentation of the (sexual) activity intended to bring pleasure. (Zizek, “Kant with (or against) Sade,” in The Zizek Reader, p.287)

二、

(隨性翻譯)巴赫汀為我們展示了,對法律進行週期性的逾越transgression,乃是內在於社會秩序之中,逾越是穩定法律的條件。(巴赫汀的錯誤在於,他將這些逾越呈現為一種理想化形象,默默地傳遞給某些進行私刑的黨派等,成為一種決定性的形式:「社會階級的嘉年華懸置」。)能使一個團體深深團結起來的,並不是他們認同於法律,並不是認同那些規定共同體的每日「正常」規則。而是認同於對法律的某種特定的逾越、認同於法律的懸置(用心理分析的術語,就是認同於特定形式的享受)。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河說:「或許,藝術不過是幻象,甚至不作為幻象而僅僅是它的假象。如果說,最好的藝術是將幻覺發揮至極致,進而創造出幻覺的實體,形成更高大的、趨近於無限真實的假象。這麼說來,這個世界是否就是藝術的極致?」

神河說出了我們當今的迷惘,我們嘗試在迷惘中尋求一個解答,但這個解答往往讓我們又陷入比迷惘更嚴重的泥淖。泥淖不僅把我們向下扯入,也把其他人一併拖下去。這一連串的骨牌效應,到底該如何釐清它?該從哪一個環節開始讓它停止?

就借用「藝術」這個詞彙,我陳述三種型態。

 

1.藝術,作為幻覺illusion

幻覺illusion的功能是讓我們從中獲得滿足、獲得撫慰、獲得快樂。它像是一幅沾了麻醉藥的窗簾,當我把它蓋在我的房子上時,我的世界就充滿了童話般的無限歡樂。幻覺既是滿足,也是限制,或者說是用滿足來限制自身。我們習慣於、喜愛於用自己所建構的美景來圈住自己、封閉自己。例如,101大樓,就是個幻覺,讓我們從中獲得棒狀物(權力、炫耀、科技)的滿足,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拉岡說過一個故事。當然,拉岡有他的自己的脈絡去解釋這個故事(探討主體的凝視),但因為這個故事實在有趣,我也試圖跟著心理分析的理論,發展出其他的詮釋面向。

 

1. 希臘畫家的故事

宙克西斯(Zeuxis)和帕拉西奥斯(Parrhasios)這兩位希臘畫家都是畫中好手。但是,「好手只能有一個」,這樣的心情不僅誘惑著好事的他人,也驅迫著兩位當事者。在諸多慫恿之下,某天,兩人想要做個比劃來較量一下。

宙克西斯先揭露他所畫的一幅葡萄藤樹,其精緻逼真的程度竟然吸引了小鳥,小鳥誤以為那是真的葡萄,紛紛飛下來朝向畫面啄食(此時,想必宙克西斯心裡是洋洋得意的)。

接下來,輪到帕拉西奥斯,他邀請大家進到房間裡,他的作品乃是在房間的牆上畫了一大塊簾幕,而不知情的宙克西斯進入房間時,便說:「那麼,現在讓我看看你在那後面畫了什麼?」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都會拿《啟蒙的辯證》作為批判啟蒙的藍本

然而,倘若只是注重這本書的內容

強調啟蒙造就了工具理性、科學神話等

這就完全忽略了書名的「辯證」二字

而把書名簡化為《啟蒙的錯誤》

並且把「批判」縮減為只是「批評」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課時,談到恐懼與焦慮,同學問了一個延伸性的問題。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也跟日常生活有關,之前也曾遇到有同學問我。我試著去回答,也希望能引發更多不同看法。

問題:「面對恐懼的矛盾性,我們卻有『鬼屋』、『夜教』之類的活動,來創造恐懼作為樂趣,請嘗試分析其中的意義,以及利與弊。」

一、由恐懼而產生服從感或安慰感

夜教,作為一種團體的入會儀式,裡面免不了蘊含著權力關係。學長姐透過驚嚇而挫挫新鮮人的銳氣,讓新鮮人產生服從。或者,學長姐透過驚嚇使大家產生必須相互依賴與安慰的氣氛,讓新鮮人很快地融入團體中。

二、由恐懼而產生刺激感

恐怖電影或鬼屋,作為一種娛樂,目的是讓人們脫離日常生活的平淡,進入戲院中,體驗一種驚悚的刺激。刺激帶來快感,解此獲得緊張之後的放鬆。這裡有一種弔詭:如果電影不恐怖,沒有刺激的效果,觀眾會覺得難看或無聊;但如果電影很恐怖,驚嚇之後,恐怖的畫面很可能一直停留在觀眾腦海中,造成生活中處處充滿的可怕幻象。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