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紀傑克Slavoj Zizek齊澤克 (1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錯誤的歸因,會變成牽拖。這種心理過程,在蠟筆小新的電影當中,出現過不少次。例如,在「溫泉防衛隊」那一集當中,壞人主角因為從小慣用的洗澡吊牌被人家拿走,就從此都不洗澡,並組成一個大組織,要報復世上所有人。再例如,在「野生動物王國」那一集當中,壞人主角因為老婆過度購物浪費以及垃圾不分類,就假借環保的名義,將憤怒轉向所有世人,要將不愛環保的世人都變成動物。

這種「牽拖」的心態,已經不只是用「小小的心理糾纏投射為大大的暴力」來解釋這麼簡單,它還會涉及Zizek之心理分析對於批判理論的批評。

以批判理論的立場出發,許多人會將諸多問題歸咎為「結構性、制度性、大環境」因素,例如:全是資本主義的錯,都是異性戀父權社會的錯,都是官僚體制出了問題等等。這樣歸因有什麼問題呢?檢討制度有什麼不妥之處嗎?難道要擁護敗壞的制度嗎?當然不是。檢討制度並不是不對,而是遠遠不夠,並容易將問題給簡化。

我在這裡要分析紀傑克對於批判理論的拆解,對於所謂的「意識形態批判」和「社會革命」的心態分析。

批判理論的想法是:「如果環境不是這樣,我們就會更好,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糟糕。」紀傑克說,這是出自一個認為自己必須要負責,並且心理充滿罪咎感的主體。這個主體的思維邏輯是:把罪責歸諸於大環境,歸諸於社會條件的不完備,歸諸於制度這類的結構性問題,並且,認為自己是包含在環境中的一份子,所以要負起革命之責任。這樣的歸因,完全拋棄了個人內在的心理或存有的層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izek《幻象的瘟疫》:「為了將這個不可規定的兩極建立概念,Turkle將真實生活(real life, RL)的困境區分為下列兩者之間的對立:行動化(acting out)和透工(working through)。我可以依循著逃避現實的邏輯,只是將我的真實生活RL困境行動化acting out在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中;或是我可以利用虛擬現實VR來察覺到我的主體的各種同一性其組成是不一致與多重的,並且穿透working through它們。」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 VR)的作用是什麼?這是個選擇題:(1)它更加困住我們,(2)還是可以解放我們?

先解釋行動化(acting out)和透工(working through)

行動化(acting out)是不好的狀況。在心理分析的治療術語當中,它是指案主平日被壓抑的部份,忽然間爆發出來,投射為各種暴力的幻象與攻擊(攻擊他人或攻擊自己)。雖然這是變糟的狀況,但是在心理分析的治療過程中,是必然會經過的過程,由案主對分析師的移情所引發的。

透工(working through)是好的情況。它是指案主既解除了壓抑,也穿越了各種幻象。透過分析的複雜過程,案主最終將自己從過去的情結以及現在的幻象中解放出來,不再移情,達到了分析的終結。

若我們把真實生活(real life, RL)裡被壓抑的情緒,盡情地投射在虛擬現實當中,則虛擬現實只是一個逃避的空間。它並不會產生宣洩之後的平復,也不會產生解除壓抑之後的輕鬆,相反地,它只會讓我們更加地上癮於投射的快感中,自我中心更加被增強。因而不去面對那個在我們內在當中,早已存在的$(絕對的深淵)。這就是行動化(acting out)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對「創傷」之概念,紀傑克整理了各種造成創傷的暴力,他認為,在今日,它們傾向於「抽象的暴力」(abstract violence)。這些暴力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外在的物理性暴力,包含人為的恐怖攻擊、伊拉克炸彈、街頭暴力等,以及自然的地震、海嘯、颶風等災難。第二類,內在之物質基礎的暴力,像是腦部病變這種非理性的、無意義的摧毀。第三類,具有摧毀效果的社會象徵的暴力,例如由社會排除所形成的種族隔離、排斥同性戀、社會邊緣人等。

大部分的暴力不是什麼新範疇,過去的人類歷史中也都曾發生過。所謂的「抽象的暴力」不只是說,現今被認為與創傷相關的情境越來越多,並且有各種各樣的暴力來源。更重要的是,自從尼采的「上帝已死」之後,當今的創傷即便可以找到原因,也無從解釋。

我們無法去問「為什麼」,創傷不再是有意義的、可以解釋的,而是徹底「無意義的」。暴力隨時以不預期的方式衝擊我們,不論起源如何,其效果都是相同:造成主體的巨大震驚。

在這樣的今日背景之下,我們對於創傷的理解,已然無法滿足於病理學的範疇,試想:難道要把所有的受創者,都視為神經症患者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應該要嘗試把它提升到存有學的範疇,構思為我們在世存有的基本處境。這是每一個人幾乎都會遭逢的處境,並將因為它而重新開啟我與自身的關係。包含紀傑克在內的許多學者,都試著重新評價與定位「創傷」,思考它對於主體存在狀態的影響。

要重新評價與定位創傷,需要與過去的各種觀點進行區別。當今的創傷概念要拒絕下列兩種觀點。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今日的網際網路、社群網路的蓬勃現象,可以告訴我們什麼呢?

  

2.過往,傅柯譴責權力的監視機制(被觀看而感到受侵犯的不舒服)。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主動、願意、需要被凝視(喜歡將自己揭露給他人觀看)。從「討厭被監視」到「喜歡被凝視」,這樣的倒轉意味著什麼呢?

 

--------------------------------

書摘Žižek, Slavoj: Did Somebody Say Totalitarianism?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象小a不同於一般的外部對象。一般的對象是在主體之外,對立於(oppose to)主體的另一個他人或它物。但對象小a還涉及了主體與自身的內在關係,故它所關聯的心理運作機制相當複雜。

拉岡-紀傑克的心理分析之主體是$,是存有之匱乏(lack of being)。如果主體不想承擔在其自身中的匱乏,便會設法填補此一匱乏。而對象小a的作用,正是用來迴避與填補匱乏的。

 

一、對象小a是匱乏或虛無的具體化

 

對象小a是主體把他自身之中的匱乏或虛無給具體化,變成某個重要的珍寶(treasure/agalma),投射在他人身上,然後從他人那邊去追求它。它是「在你之中卻比你更多」(in you more than you)的東西。用白話來說,我從你身上去追求我想要的對象,「我想要你,我是想要在你之中的那個珍寶。」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8 Sat 2014 21:55
  • 超我

 

在心理分析中,「超我」(superego)的概念並不是正面的,而是負面的,是需要被解除的一種心理機制。超我的形象就像是一個嚴苛的法官,執行著監督、檢查、懲罰等事務。超我通常會跟道德連繫起來,但它僅僅是以道德的名義當作藉口,去掩飾其恐懼或無能。

 

一、自我理想(Ego-ideal)的極端變形

 

在個人方面,超我是自我理想(Ego-ideal)的極端變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幽默的形式與內容 

 

羅賓威廉斯的死訊,令人難過萬分。他的春風化雨》和《善意的謊言》一直是我很喜愛的收藏。不知道是因為喜劇演員太想要製造笑聲,才會罹患憂鬱症。還是因為喜劇演員本來就有憂鬱傾向,才設法用笑聲來緩解憂鬱。不論是那一種,笑聲和憂鬱之間的關係,總是緊密的,這個掩飾那個,或那個需要這個。這一篇,我想要談談關於幽默的各種正反辨析。

 

幽默、笑話、喜劇等,我把它們都視為同一種。在形式上,它是用語言的隱喻或換喻,以短路的爆發方式,達成某種機趣(wits)。在內容上,它能突顯與現實相反的荒謬,戳破現實的矛盾之處。由於我們需要迅速地去解讀它底下所隱藏的層層意涵,因此可以在瞬間獲得解密的歡樂。然而,需要追問的是:這樣的心理運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有怎樣的效果呢?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戀物症(fetishism)是個常見的術語。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說那邊,這個概念和商品結合在一起,「商品戀物症」(大多翻譯為:商品拜物教)強調人對商品的崇拜,使得商品的價值高過人的價值,這顯現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病徵。

在艾賓和佛洛伊德的精神醫學這邊,這個概念是指某個人把愛戀的對象或性慾的對象,從一個活生生的人身上,轉移到無生命的物品上頭。佛洛伊德的大多數的案例都是男人:他並非由跟女人直接性交而獲得快感,而是透過相關物品或部位(內衣、內褲、女人腳踝、女人的手等)才能獲得快感。

我這篇文章沒有要談論馬克思,而要談心理分析的當代脈絡中,戀物之概念的不同詮釋與變化。到了今日,戀物不見得只侷限在「以物品作為性慾對象」上頭,凡是「以替代的方式來進行彌補」的心理機制,都可以是戀物。

 

一、佛洛伊德:戀物者是悖謬的矛盾者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德國精神科醫師曼弗烈‧呂茲在他的書中,挑戰既有的正常與瘋狂之概念,試圖重新定義它們。他認為病理手冊中所定義的那些並不是真正的瘋狂,因為他們對於社會是無害的,他們並沒有道德上的問題。真正的瘋狂不僅對於社會道德風氣有負面影響的,甚至是作惡的,但是他們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正常的。例如,希特勒、賓拉登、犯罪者、自以為是正義使者的毒舌媒體、善於五鬼搬運或自戀到不行的有錢人等等。他認為,許多正常人才是真正異常的瘋子。

像曼弗烈‧呂茲這樣的學者越來越多,他們挑戰正常與異常之間的既有界線,並嘗試新劃定它。底下,我整理出從過去到現在的幾種看待正常與異常之界線的方式。

 

一、穩固界線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往,在前現代的社會施行著傳統權力。傳統權力的目的在於支配,由一個外在的人物或機構,施加壓迫的力量在其他人身上,讓其他人順服。這樣的外在權力,其運作通常是可見的、明顯的、容易辨識的。但是,到了現代以至於當代,權力已然不是那麼單純了,它有許多的變形。FoucaultZizek各自從不同的方式來闡述這樣的變形。當然,我認為Zizek的解讀比起Foucault,是技高一籌的。

 

一、Foucault的權力之增生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同學問我:心理分析強調主體的中心是虛無、主體是$,這樣的觀念對於psychosis類的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躁鬱症等)是否有效?

 

一、對病人而言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篇,要以同化identification來解釋主體的三種構成方式,當然,紀傑克反對前面兩種,而支持第三種。同時,也回應Kitsch的問題:為何要談論凝視gaze之概念?(因為主題相近,所以有些部份與前不久的一篇〈鏡像與舒適圈〉會重疊,我會儘量換句話說)。

我把identification翻譯為「同化」而不是「認同」,是想要區別於國家認同、自我認同、性別認同等這一類的說法。「同化」強調心理運作機制的整套過程,而不是強調前面那個詞端(國家、自我、性別等)。

當代心理分析反對自我ego與同一性identity,它所主張的主體是:自我破碎的、無同一性的、空洞的、虛無的。這樣的主體,才能接納異質性的它者,因為「主體自身即是它者」。「當我自己也是一個它者時,我才能跟它者說話」。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定義「創傷」的兩個條件:外在與內在。

1.外在的意外:遇到一個與我原本日常秩序截然不同的外在事件,對我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2.內在的破碎:在強烈的震驚之下,我的自我或同一性破碎、瓦解了。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傷不同於無意識,它是未知且不可知的,因為認知主體瓦解了。

「如果「未知的已知」(the unknown knowns)這個佛洛伊德式的稱呼是指無意識,則「未知的未知」(the unknown unknows)這個佛洛伊德式的稱呼是指創傷,某事物的猛烈入侵,它是完全無法預期的,主體絕對地無所準備,也無法以任何方式來整合它。」

 

二十一世紀是活死人的世紀。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看到書本上有一段話,某位個案在討論他遇到的人際瓶頸時,訴說他的困境所在:「我知道我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容易跟週遭人產生衝突,而我自己也一直刻意在對抗週遭的各種意見。但是,我很猶豫要不要改變?如果改變了,我是不是就開始不喜歡自己了?改變一定是好的嗎?」

這段話裡面有兩個迷思。第一個,是把改變=順民,改變有很多種型態,不必然等同於屈就或臣服,如果認為改變就會變成順民,則所堅持的東西,也很容易僵化。第二個,是把對抗=改革,或是把對抗=獨特,事實上,對抗還是跟著環境起舞,並沒有改革或獨特的意含。

我用兩種心理分析的理論解釋,來分析上述這段話的心理狀態。(要提醒的是,這必需要有個案的脈絡,不能斷章取義某一段話就來分析。只是因為我懶惰,交待脈絡太冗長,所以才省略。)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意義,以至於「無意義」沒有了生存空間,被排除到意義的邊緣或外圍。「無意義」變成了化外之民,變成了不被承認的醜怪。

所有的人面對無意義時,第一個念頭是:「這是個什麼鬼啊?」。然後,下一個念頭要嘛是不理會它,要嘛是把它搞懂,弄成有意義的東西。這兩個動作,都是忽略或縮減了無意義。

無意義超出了意義,我們不能用原本的「有意義思維」去對待它。

Cathy Caruth在談論「創傷」時,強調創傷的「不可理解性」,它構成了我們生命中的「無意義」,它比所謂的「有意義」還要更多。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o can find a proper grave for the damaged mosaics of the mind, where they may rest in pieces? ---- L. L. Langer, Holocaust testimonies

 

被過去所附身possession by the past

再捕捉過去recapturing the past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零、大方向

(一)Caruth反對。意義:整合、象徵化,把「不完全理解的」變成「可理解的」。

(二)Caruth支持。無意義:說著、聽著「不可理解性」,則「不完全理解的」會傳遞為「新的文學語言」。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最近有個電視廣告,拍得非常好。有個小孩一直在跟身邊的大人生氣,說著:「你是誰?」「你走開!」「不要!」鏡頭一轉,這位大人抱著小孩上床,放到床上時,小孩瞬間變成了一位老人。原來,小孩只是個比喻,把失智老人的行為舉止比喻為小孩。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分析是我的呼吸。」這是我常說的一句話,大多數朋友都不明白這句話,會一再追問。追問之後,通常會把它理解為:「我不斷把心理分析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不是的,不是這個意思。我不是在「應用」心理分析,我是在「實踐」心理分析。並且,這背後的想法並不只是一種個人興趣而已(只適用於我),它是有普遍性的(適用於所有人)。

 

一、教戰手冊與實務(工具書與工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