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之嬗變(一):佛洛伊德(S. Freud)

 

朋友問我,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今日,常看到有人自拍成癮、高頻率上傳,或是頻繁發文、期待被按讚。他問我說:這種期待被別人關注的現象,可以說是一種「自戀」嗎?如果是的話,是否今日的科技發展,會使得自戀情況越來越嚴重?

這個問題有兩個焦點,一個是「社群媒體」,另一個是「自戀」。我先不談「社群媒體」,它的狀況較複雜,牽涉到科技、傳媒等,還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現象,需要具體的案例來輔助。我比較有興趣於「自戀」的理論。了解理論後,或許才能進一步判斷適用於哪些社會現象。

什麼叫「自戀」(narcissism)?這是一個很普及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愛上自己,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過度的孤芳自賞或自我感覺良好。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希臘神話的納希索斯(Narcissus)故事:這位美男子因為太驕傲而遭受到神的懲罰和咀咒,在河邊看到自己的倒影後而迷戀上倒影,顧影自憐,最後香消玉殞,化成水仙花,永駐岸邊。

我目前只是概略描述了「自戀」,而沒有作出一個精確的定義,是因為底下我要採用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拉岡(Jacque Lacan)、紀傑克(Slavoj Zizek)各自的理論解釋,來更細緻地陳述它。最後,我討論兩個當代的自戀現象。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寄生上流》:貧富不均是一個「皆輸」的社會

 

近來好幾部韓國影片,其社會批判的深刻程度都相當高,我想,跟他們的實際社會狀況是有息息相關的。《寄生上流》是一部關於貧富不均的好電影,網路上有許多影評,也介紹了詳細的影片內容,我在這裡就不再重複這些影片內容,而想探討一些課題。

 

一、「寄生」的兩個層次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對剝奪感,和有問題的「正常或自然狀態」

 

鮑曼(Zygmunt Bauman)在某篇文章中,討論到對於「不正義」的感知。他區分了「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和一種未被反思的「正常或自然的狀態」。他認為,當事人只是產生「相對剝奪感」還不夠,因為背後還有一層預設的「正常或自然的狀態」沒有被反思到。

我在這裡把「相對剝奪感」稱為「主觀的不正義」。然後,進行對比,能夠反思到「正常或自然的狀態」其實本質上乃是不正常與不自然的,我稱為「客觀的不正義」,或「主體的不正義」。

 

一、主觀的不正義:相對剝奪感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恨兩可:從心理分析看《逃出絕命鎮》的種族主義意涵

 

大家都知道《逃出絕命鎮》(Get Out)是一部描寫種族主義或種族歧視的驚悚喜劇電影。網路上有很多影評,也介紹了本片的許多趣味伏筆和巧思安排。這是一部非常適合用心理分析來解讀的電影。我在看這部電影時,正好讀到Derek Hook對於種族主義的解析(Hook是解析Frantz Fanon),可以用他的理論來討論這部電影,電影也為他的理論提供了鮮活的範例。(為了書寫方便,我直接採用「黑人」一詞,而沒有使用「非裔美國人」一詞,雖然我知道這樣會比較政治正確)。不過,我的討論,有些已經超出了電影,作出其他的延伸。

很簡短地介紹一下電影的劇情。非裔的黑人男主角Chris到白人女友 Rose的小鎮家中拜訪女友父母,這其實是女友Rose的誘騙計謀。許多白人賓客都同時來到Rose家作客,公開的宴會結束後,白人們私底下舉行競標會。要被競標的拍賣品乃是非裔男主角Chris健壯的身體,這些白人意圖將自己年邁或殘障的身體,用腦部移植手術跟他交換。Rose的媽媽是擅長催眠的心理師,負責用催眠將非裔男主角Chris給困住拘禁。而Rose的爸爸則是擅長腦部移植的外科手術醫生,負責動刀。過程就是描述Chris怎樣被誘、被囚,以及怎樣脫逃。

 

一、愛恨兩可、偏執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足球流氓:兩種解釋

 

英國的「足球流氓」(Football Hooligans)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奇特現象。新媒體《轉角國際》有一篇張鎮宏先生寫的〈英國病:足球流氓,英格蘭紳士的暴力變身〉,將來龍去脈介紹得很詳盡,值得參考。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它的現象。簡單來說,它是一種與足球競賽相關的群體暴力行為,球隊的支持者具有高度的內部凝聚力,向外會對其他隊伍的支持者進行攻擊。甚至,不僅止於對立性的攻擊(攻擊其他城市或國家的球迷),也經常產生沒有理由的、任意的街頭胡亂破壞行為:喝酒、打架、鬧事、砸店砸車等。

針對這樣的行徑,只是用「瘋狂球迷」來形容他們,似乎對他們無法有更多的理解。下面所要討論的是:足球流氓文化的形成背景和群體心理狀態是什麼?他們為何如此?分別有兩種解釋。

 

一、Llosa:文明的壓抑,以及對壓抑的反撲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怨恨的政治:嫉妒和偏執

 

一、兩種「政治化」:怨恨、憤恨

 

Zizek而言「袪政治化」(不行動)是不好的,這樣的群眾因為無力或無能於改變現狀,而安於受害者的位置。由於外在力量實在太過結構嚴密與強大,只好退縮或妥協,想辦法讓自己在惡劣的環境下稍微舒適一點就好。雖說是出於無奈,但是在「袪政治化」的妥協與縱容之下,現況便永遠無法改變。

然而,「政治化」(行動)一定就是好的嗎?不盡然,也可能更糟。Zizek區分了兩種「政治化」的模式:怨恨模式、憤恨或義憤模式。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感政治

 

心理分析用情感和力比多,來剖析當代各種集體暴力的現象,如種族仇恨、族群衝突、仇外排外等。它不像一般心理學,只孤立個體,歸因於其內在因素。它需要社會學的論述架構,奠基在不平等的象徵社會脈絡下(如,資本主義社會、種族隔離社會、特權階級社會)。但是,它還要超出社會學的論述架構,指出在論述之中的情感成份,如何穩定、支撐、增強這個不平等的架構。下面說明一些相關的概念。

 

1.情感的邏輯(logic of feeling):一般認為,「情感」不會跟「邏輯」放在一起,因為情感本身是非邏輯、非理性、直覺的。但是,心理分析主張,情感有它自身一套推理的方式:歸納、判斷、決策。它能夠將它所需要的各種現象集合組織起來(我「發現」你對我有敵意),再運作出某些偏執的信念和判斷(我「認為」你打從心底看不起我),進而作出決策產生激烈的行動(我「確定」我是你的受害者,故我要報復你)。因此,心理分析要剖析情感的邏輯,為的是了解某個暴力攻擊的行動,其背後主要的某個情感,及其伴隨的整套想法,究竟是如何被推導出來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幻象(Fantasy):《Zizek辭典》翻譯

 

「幻象」就像許多Žižek的基礎理論一樣,源自於佛洛伊德和拉岡的心理分析工作。幻象出現在佛洛伊德1897年的文章中,他認為,被誘惑的記憶可能是幻象,而不是實際發生過的性暴力事件。一般來說,幻象表示與現實脫離,是虛構的,與現實相對立。然而,佛洛伊德的發現挑戰了這種一般性的理解。對心理分析而言,若我們假定說,現實是可以區辨出主體的本真或無中介的經驗,則這樣的現實是有問題的。現實被適合被認為是一種感知的方式,它已經被人類主體的欲望所污染。因此,現實早已是一個由欲望調節過的主觀過程,由論述所構建的。那麼,幻象便是這樣的一個場景:上演著主體所想像的欲望。拉岡在他的第十四次研討課中,指出幻象的邏輯:「欲望是現實的本質」(SXIV6)。拉岡要說的重點是:幻象設定了欲望,幻象為主體之欲望提供了一個架構。

Žižek而言,幻象不是滿足。相反地,它為某個優先但任意的對象提供了一個場景,體現了欲望的力量。幻象是欲望的前提,它不是既定的,而是被建構出來的。因此,幻象是一個結構,為主體的欲望提供了坐標。在現實中,幻象提供了某個可欲求的優先對象,使得主體的依附於它並關聯於它。這個優先對象就是對象小a(objet petit a)或欲望的對象-原因。

這個對象建構了主體對世界的經驗,它承擔了比自身物理性質還要更多的東西。它消耗主體的欲望,佔有主體之幻象的位置,誘使主體落入錯覺,故它遠遠不只是個實用的物體。幻象結構由這個對象所標誌,它承諾了可滿足欲望的需要。因此,在幻象的模式之下,主體學會了如何去欲求,因為正是透過幻象,主體才被設置為一個可欲求者。

幻象的角色是雙重的:普遍的和特殊的。幻象是普遍的結構,它指引或指導我們的欲望,表現為占據的欲望。幻象是特殊的,每個主體都有自己建構幻象的方式,用欲望來預示他和匱乏之創傷的關係。優先對象承諾要去填補主體的構成性匱乏,而形成了幻象的屏幕,這反過來支持欲望,使主體免於承受匱乏之創傷。用這樣的方式,幻象賦予現實虛擬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填補了匱乏,建構了社會現實。因此,Žižek對此論概念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展示了幻象如何作為一種政治的結構。他揭示了幻象如何填補意識形態的裂隙,並提供淫穢的極爽(jouissance),並且他認為政治信念的本質無法獲得闡發(施行上失敗了),並不意味著這些信念本身是失敗的(或許是我們做得不對)。相反地,政治意識形態為主體提供一種設想世界的手段,在其中,失敗會發生,作為超越特定意識形態的證據。幻象服務於政治,每個政治團體都必須承認他們超政治的幻象對象,習慣性地伴隨著特定國家、文化、或宗教。如果不是這些,則這些群體必須選擇其他的東西,來替代為意識形態的幻象對象。因此,對於Žižek而言,幻象超越了一般的象徵性坐標,因此穿越幻象並不意味著擺脫幻象,而是更多地被它所吸收。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享受/極爽(Enjoyment/ Jouissance)Zizek辭典》翻譯

 

極爽(極爽,或譯為:快感、享受)並不等同於快樂。在弗洛伊德的意義上,極爽超出了快樂原則。在他的臨床實踐中,佛洛伊德已經觀察到自我傷害事件和某些患者奇怪的強迫性,不斷回顧些令他們感到不安和創傷的經歷。通過痛苦來獲得滿足感的矛盾現象,是拉岡所謂的極爽。如果快樂的功能在於平衡,則極爽就是破壞穩定並趨於過度。

極爽可以被描述為一種存在的驅力,不僅可以激發主體,還可以摧毀它們。因此,極爽總是在象徵領域之前和之外;它驅動了象徵界,但永遠不會完全被象徵所限制。若科學怪人的怪物之身體是可理解的象徵結構,則它呈現的就是極爽的原始物質,它反映了人類驅力和偏執的原始特徵。

根據拉岡的說法,極爽具有真實界(the Real)的地位,是心理分析中唯一被認可的「實體」。事實上,心理分析的核心目標並不是揭示患者的「罪疚感」,而是為了獲得他們的「倒錯極爽」(SVII4-5):投資於罪疚感的過度形式,本身根植於真實界(the Real)的極爽特定症狀。這就是為什麼拉岡說,超我這個罪疚感的內在機制,它不斷地感到不滿足,並且對主體提出不可能的要求,提出原初的命令:去爽!(SXX3)。

雖然極爽被視為一種(非論述的)「實體」,但它並不具有自身的獨立性或實證性。極爽只能透過快樂原則所施加的界限來標示(SXVII46)。超出這個界限(禁止和/或邪淫過度的界限),它便出現。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極爽是由壓抑過度所產生的;沒有壓抑,就沒有極爽(LN308)。這就是為什麼不能直接掌握或理解極爽(雖然「政治之極爽」值得探究)。同時,它也無法直接被刪除。極爽總是黏附著主體。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物化」對日常生活的滲透

 

「物化」(reification, objectification)這個概念於自於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用來描述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之下,人際關係被扭曲和顛倒。這個概念後來被擴充,因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官僚制度與專家技術等特性),衍生了新型態的物化模式,不再侷限於馬克思的物化,而延伸為一般形式的物化。

我不是鑽研馬克思的專家,因此沒有要深究這個延伸的細緻轉變。我只想用一些例子,來說明「物化」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滲透。我偏重的還是心理和人際的面向,但是我會強調:不能讓社會結構消失掉,不能只剩下心理和人際。反之亦然。

 

一、簡單釋義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