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興儀

因為和我的老師與同學一起合作寫高中公民教科書,這幾天翻越了不少關於社會學的書籍,發現許多有趣之處。

最初的目的是要寫「社會規範」,其對於人類社會之必要性與表現型態。然而,卻發現社會學教科書並不是先界定社會規範,反而,是從「偏差行為」出發,再從中去討論社會規範。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篇引用施特勞斯(Strauss, Leo)的那段話,主要是想討論「人與世界的關係」。前些日子去擔任學妹博士論文的口試委員,有很多收穫。回家之後,與建國討論良久,整理出來一組命題。

【動物在世界之內,
人在世界之前,
世界在人之中。】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不得不在二者之間選擇,要嘛選擇令人愉悅的謬見帶來的心靈的平靜,要嘛選擇令人煩惱的真理帶來的心靈平靜。

哲學總在盼著世界的圍牆倒塌,它突破了世界的圍牆,放棄了對世界的眷戀或依附(attachment),這種放棄最令人痛苦。

另一方面,詩歌如同宗教,深深紮根於對世界的眷戀或依附,但同時,詩歌又有別於宗教,因為,詩歌可以被用來服務於分離或超出(detachment)。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要針對jacken的問題,討論有下列主張的人:不可讓殺人犯死得那麼痛快,必須要來個大快人心的處決!

什麼叫做「大快人心」?為什麼警察直接將男孩給一槍斃命還不夠?難道要將他凌遲處死、五馬分屍、千刀萬剮嗎?主張「大快人心」的人,其真正的意圖與居心是什麼?

這個男孩,幹下了殘忍的罪行,必須要受到處罰,這一點無庸置疑。但是,當我期待要有一種「大快人心」的處罰時,我們便不只是想要處罰他,讓他為他的罪行付出代價而已。我們還想要看著他極度受苦,藉此來安撫自己、滿足自己。我們還想要藉著替受害者報復的名義,再一次享受觀看他人死亡所帶來的快感。這就是我們的超我在運作。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關於這部影片的問題以及解題,維大利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也是我們讀書會一再討論過的主題,我就不再重複。我補充其他的部份,以及後續會討論jacken所提的問題,jacken的問題問得好,正是我原本預計要說明的。

這裡先針對那些上網點閱觀看殺人網站的匿名大眾。我要提出的命題是【重複強制性(repetition-compulsion)不是病理的,而是普遍的。】

何謂「重複強制性」?在我們內在之中,有一股衝動,它迫使我們去進行某種動作,並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進行此動作。我們不由自主地、機械性地、盲目地固定重複某種強制性行為,就是重複強制性。例如,案主會不斷去回憶創傷事件的景象、案主會不斷地重複洗手、案主會不斷地用一個命令來強迫自己失敗,等等。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ve殺人網站》這部電影很適合做為例子,用來說明拉岡的心理分析理論如何解釋社會心理學的情境。影片的內容主要是關於「視覺的觀看」,觀看痛苦、觀看死亡、觀看他人的觀看,等等,我要討論的便是觀看者的心理過程。

一個二十歲的男孩作為站主,架設了一個Kill with me的網站。在網站上展示虐殺的過程,線上直播給網友大眾收看。被虐殺者的死亡速度是由觀眾的點閱人數來決定,越多人登入網站,數字越攀升,虐殺的裝置就越加速,人質也越快死亡。

一開始,被虐殺的只是一隻貓,貓咪被黏在老鼠板上等死,攝影機對準獵物,以線上即時播出的方式來展示給觀眾看,很快地,這個網站便吸引了更多人點閱。第二個受害者不再是動物,而是一個人,站主用特殊的設計裝置一步一步讓他朝向死亡。接下來的幾個受害者,各自有不同的死亡裝置,但都是依照點閱人數來決定死亡速度。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作者:蔣興儀



一個被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最初一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構思。然而,往往跟隨著票房與商業的需求,創作者當初那靈光乍現的idea,就真的只是靈光乍現而已,無法大放異彩,只能黯淡凋零下去。這就是為何某些電影會被稱為「藝術片」,而某些電影就只能是「商業片」。從「可能的藝術片」淪落為「確定的商業片」,《暮光之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電影拍得很精緻,畫面和劇情簡潔俐落,不煽情也不誇張,有條有理地陳述觀點,主題是關於猶太集中營。我想要討論裡面的倫理兩難問題。

故事主要是說,二戰末期,德國已有戰敗的預感,但仍想要奮力一搏。納粹軍官從各個集中營裡挑選了一小批猶太人,他們有著各種工匠的專長。納粹要他們研發製造各國的偽鈔,試圖衝籍敵國的經濟,藉此挽回軍事上的劣勢。這一小撮負有任務的猶太人過得比其他囚犯好,不會被凌虐、吃得飽、可以睡有墊子的床,甚至還有娛樂。但是,他們必須研製出精良的偽鈔,否則就無法活命。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作者:蔣興儀

感謝過路人提供的討論與思考方向。過路人只是順道路過,卻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和心思來進行討論與交流,可以看出其對於思考的高度興趣。

在一份寫就的文本邊際,總是有著大量的空白,這樣的空白支撐著文本,讓文本得以成形和呈現。空白,包括各種不會被列入到文本當中的玄思冥想、閒談鬥嘴、評審建議、討論交流、或甚至是夢境等等。一份可見的文本,必須要靠這些不可見的資源,才能夠被生產出來。因此,我對於過路人致上高度謝意。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維大利所談到的一些內容,使我聯想起關於李維(Primo Levi)的一些評論。正好,藉由對於「羞愧」的討論,推薦大家閱讀《滅頂與生還》這本書,作者正是李維。

李維是猶太裔的義大利人,從事化學家的工作,二次大戰時被送進奧茲維茲(Auschwitz)集中營,當時他25歲。在集中營待了將近兩年,他存活了下來,戰爭結束後他就被釋放出來。之後,他不斷地書寫集中營裡的種種現象,成為大屠殺文學(Holocaust literature)的著名作家,他的著作備受推崇。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