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叫做任務四的「生者不再把希望與回憶依附在死者身上」?成立各種獎學金或基金會算不算?積極從事各種與死者相關的公益活動算不算?例如,白冰冰成立白曉燕基金會,周大觀的父母成立大觀基金會,彭婉如的先生成立彭婉如基金會等。

 

二、怎樣解釋書中所說:生者「繼續擁有『所失去的』」?可能的「正解」與「誤解」是什麼?

 

三、「預期性悲傷」是一種特殊的失落狀態,還是一種普遍的失落狀態?為什麼甲書的作者把它放在特殊失落那章的其中一小節,而乙書作者卻把它放在整本書的前言?如何解釋?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把騷擾和幽默聯繫起來。兩個看起來很遠的東西,其中有著隱晦的關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感到被他人干擾。例如,坐在圖書館裡,明明其他地方還有許多空位,但是卻有某人在緊鄰著我旁邊的座位坐下來,我覺得被干擾了。然後,他不僅坐下來,還一直發出奇怪的聲響,嘴裡不停地嘖嘖嘖,原字筆不停地喀喀喀,我更是覺得被干擾了。甚至,他開始有意無意地碰到我,雖然他一直說對不起,但我已經嚴重地感受到自己被騷擾了。

 

除了被他人干擾或騷擾之外,我自己也會有意或無意地影響到他人,騷擾他人。例如,當一個群體小組合作要完成一件工作時,我拼命努力地做,極力想要把事情做完美,每當有人出現缺陷或瑕疵,我便立即跑去修補。對工作夥伴而言,我不知不覺地給了其他人過大的壓力,讓人家心裡不舒服,我騷擾了他人。甚至,有時候我什麼也沒做,我的存在本身對他人而言,就是一種騷擾,就是讓人家看不順眼。例如,我姊姊很討厭我,只要她和我一起在客廳,她就想要找我的麻煩,她就很想找機會罵我。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是最近看到的兩段關於「騷擾」的卡通,描寫得很細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有意或無意地,去騷擾他人或被他人騷擾。請問,「騷擾」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

 

一個是蠟筆小新。

 

雙葉幼稚園出去旅遊。晚上睡覺時,小新跟風間睡在隔壁鋪,小新一直朝著風間的耳朵吹氣。

風間很不高興,問他在幹嘛?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有沒有所謂「適當的悲傷」和「不適當的悲傷」?如果沒有,為何?如果有的話,判斷的標準是甚麼?知道這個標準有何用處?

1.應該要有所謂「適當的悲傷」和「不適當的悲傷」。沒有的話,將不知道該如何評估對方的狀況,也無從判斷自己接下來該有的反應方式。

2.但是,在應用所謂的「適當」和「不適當」判準時,還是要注意到個別差異。避免削減多元化的悲傷反應,而把這樣的判準變成指責他人的口實,那就反而阻礙了到達哀悼。

3.我做一個最寬鬆的判準。不適當的悲傷,就是不肯接受死亡,我強把死者留在心理,讓他不死,讓他留下來干擾我所有情感與思緒,干擾我的日常生活,讓日常生活的人際反應變得僵化與刻板。適當的悲傷,就是經歷死亡所刻畫下來的痛苦,自己獲得一次的opening,對生命有更多的體悟、深思與寬容。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為何要探討死亡?

1.死亡現在發生了(這次事件究竟發生了些甚麼?對我產生甚麼影響?我想問甚麼問題?)(A)

2.死亡隨時會來(不論是未來將發生在我身邊的人,或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發生時我能做些甚麼?)(B)

3.死亡已經來過(過去我們都有相似的失落與分離經驗,當時的我是否有從中獲得深刻體驗?如果沒有的話,我是否可以藉由這次來完成?)(C)

4.現在所發生的死亡(A),讓我們能回溯過去的死亡(C),並隨時為未來的死亡作好準備(B)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課時帶領學生讀《最近比較煩》當中的某些章節,以下是我寫的簡要導讀。

 

在每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厭煩」的意涵略有差別,但都是指「人對於自身之存在的一種虛無感受」。這樣的感受其實很常見,幾乎在每個人身上都曾經出現過。但是它之所以值得被討論,乃是因為:當我們採用某種方法想要逃避厭煩、擺脫厭煩時,我們往往會讓厭煩變得更加厭煩,變得愈發不可收拾。 最終,讓我們的生命情境變成極端糟糕的狀態。

 

為何人會對於自身的存在感覺到厭煩呢?尤其是自從現代時期之後,「上帝已死」的呼籲讓人們驚覺到:我們無法再依賴某個超越者來支配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由自己來承擔上帝消失之後,在我們身上所留下來的裂隙與虛無。簡單來說,上帝是個「有」,而上帝一旦不再了,我們將會深刻體驗到我們自身處於「無」的情境。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紀傑克的笑話很多,有些笑話挺難解的。下面的這個笑話,放在不同的脈絡,有不同的解法。請問,可以放在怎樣的例子與脈絡去解釋呢?

 

多年前,在莫斯科所舉辦的畫展上,有一幅畫,畫的是一個年輕男人和列寧的妻子一起躺在床上,這幅畫的標題是《列寧在華沙》。看畫的觀眾困惑地問:「列寧在那裡呢?」導覽員說:「不是已經標示了嗎?列寧在華沙啊,他不在莫斯科。」(所以他的妻子偷情)。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位在當老師的好朋友最近分享了他的心得給我。這份心得是一樁少見的、極有深度的倫理學反思,不僅反映了所謂「開放式老師」易犯的錯誤,更反映出社會上所謂「人權主義者」的某些盲點。他的故事是〈我不想成為他,但偏偏〉的另一種版本,也可以作為〈結構性問題與燈下黑〉的舉例。

 

這位朋友是敎高中 公民的 老師,他教學很靈活,不僅重視觀念,也很重視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公民素養與人權實踐,當學生對於學校某些規則或限制感到不合理時,他總是站在學生那一邊,為他們爭取權益,滿足他們的要求。他認為,這是一種學生人權觀念的教導與培育。

 

因此,他在學校彷彿是個鬥士,以「人權」之名到處在各種大小會議中嗆聲,也老是和學校行政人員起衝突。但他不以為意,他認為,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對的,他在反對有權力的壓迫者,也幫助學生了解發聲抗議的重要性,體會到制度是可以被改變的。他期待讓學校成為一個沒有壓迫者的理想人權校園。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出個問題給大家玩玩。

 

海綿寶寶有一集是章魚哥變成怪物,因為海綿寶寶亂用生長激素,把章魚哥變得好巨大,變成大怪物。

 

有趣的地方在於,當比奇堡的居民們看到大怪物章魚哥時,先是一陣驚恐,想要攻擊並驅逐他。但是海綿寶寶說:「他是個好怪物。」於是居民就同意看看章魚哥是否是個善良的好怪物。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老師,我大概再整理一下問題的癥結:會有網路成癮的問題,在於我想逃避自己遇到的困難。雖然可以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會有 曾經因為做一份作業、閱讀一篇文章、聽老師一席話,而感到開心,是那種心情整個打開、綻放的那種開心」),但是,可能是太想除掉我不要的部分(現在的課業),所以我連想要的也都放棄了(也可能是因覺得自己還得顧著不想做的事,無暇顧及想做的事),所以開始出現網路成癮的問題。我大約是在大二上開始慢慢發現我不喜歡現在讀的東西,但是我執意要讀完這四年,但是卻清楚自己不喜歡,所以我是不是應該告訴自己要撐下去?

--------------------------------------------

 

阿明,你能發現到「可能是太想除掉我不要的部分(現在的課業),所以我連想要的也都放棄了」,這一點很難得,也很重要呢。因為花了太多的力氣去「對抗」,使得自己沒有多餘的心力去做別的事,不是很划不來嗎?

 

jsy66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